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朱正國以運動扭轉人生

文/陳芸英
圖/朱正國提供

50歲以前的朱正國是個忙碌的生意人;50歲以後的他則是熱衷運動的視障者。人生的轉折點發生在2007年。

朱正國是菸酒進口商,公司有二十幾個員工,在高雄算一方之霸。事業仍處高峰的他卻因視網膜剝離而急轉直下,然而喪失視力使他無法管理公司的財務和業務,「我感到徬徨無助,心情墜入谷底……」尤其讓人心寒的是員工的欺騙、掏空、捉弄、隱瞞……心灰意冷之際,自殺念頭如影隨形,公司苦撐8年後結束營業。

天涼好個秋,爬個小柴山。朱正國在龍泉寺登山口留影。

「但我吞不下那口氣,我不甘心。」他自問:下一步,該怎麼辦?

進入重建院是人生轉捩點

創業期間他常寫計畫書,重點不外乎三項:想做甚麼?該怎麼做?找誰做?他用相同的邏輯幫助自己:你要過怎樣的生活?怎麼過?找誰幫忙?也許做生意不服輸的個性使然,他心想,既然無法在商場與同業競爭,那麼總可以轉換跑道吧!

他開始搜尋視障資訊,找到高雄重建院,這是人生的轉捩點。

重建院的主任宋展宇登門拜訪,親切的問:「你需要甚麼協助?」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朱正國回:「陪伴」,宋主任說:「沒問題,你明天到辦公室來。」

重建院為中途失明者提供一系列課程,包括定向行動、手機操作、盲用電腦、生活自理……他這才發現,坦承自己看不到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尤其年過半百還得拿著手杖學走路,「唉!」他長嘆一口氣,那支手杖猶如千斤萬斤重,每次拿出來眼淚就跟著掉下來,跌倒、撞牆是家常便飯。

失明後,朱正國學習獨立料理三餐。

然而,他沒有退路,擺在眼前的是外出,這得開口求助。朱正國以前是老闆,很少求人,但為了生存,只好放下身段,搭公車或捷運都勇於發問,迷路也是,前輩們也鼓勵中途失明者: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變高手。

手機課程則為視障者打開一扇窗,藉此得到跟明眼人一樣的資訊,包括運動。朱正國以前也愛運動,但大多是打高爾夫球,一邊揮棒一邊談生意,那是明眼時代的社交活動。

幸運的是,北部的督導葉昭伶帶著全盲的夫婿賴智傑南下籌組盲人棒球隊,這成了朱正國踏入視障運動的啟蒙。

在清大棒球場打盲棒,與偶像賴智傑合影。

視障運動多元,打盲棒是入門

朱正國打趣地說:「我很感謝賴智傑,他簡直是『詐騙集團』的一份子,完全讓人感覺不出是視障者。」智傑以過來人的身分說:「我們只是眼睛看不到而已,其他器官都很健康啊!」說得沒錯,他默默地將前輩們視為學習對象,期許自己,「別人做得到,我也可以。」

盲棒隊除了在高雄練球,偶而也到台北比賽,透過手機,南北部球友互相加入LINE好友,建立群組,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運動咖。

視障運動環環相扣,都有關聯性,例如打盲棒得學會基本的打擊、跑步、防守,這些都跟速度、體能有關,後來他加入視障路跑行列,一、三、五晚上固定練跑,剛開始跑10K,逐漸增加為半馬、全馬;接著陸續騎協力車、游泳、登山、打保齡球……等等。

朱正國在環島騎士認定最艱難,最辛苦的壽卡鐵馬驛站留念。

他深刻地體會到,運動都需要志工,視障者常處於被動狀態,如果對方臨時有事無法配合就無法進行;但他也發現視障運動有強者恆強的趨勢,當別人知道你參與的項目多、體力好、實力強時,主動約你的志工就多,甚至邀你挑戰高難度的運動。這跟商場很像,生意越好,別人給的資源就越多,所以他對自己說:「你想玩,就要玩大一點的。」並自嘲自己的胃口越來越大了。

朱正國參加蘇帆海洋文教基金會的水上活動。

臉書當日記,紀錄多彩生活

上個月,朱正國剛完成騎協力車環島的壯舉。十月三日他在臉書寫道:

視障協力車環島第三天,夜宿太麻里,欣賞第一道曙光。
與好友小跑一小段,來到海邊觀賞日出。
整裝就緒,再出發,沿著太平洋海岸線,繼續前進。
今天天氣好熱,一路在領騎志工和領隊的鼓勵下,84公里入袋。
晚上夜宿池上鄉,再到伯朗大道尋找金城武。

他進一步說明當天情況:清晨五點天還沒亮,周圍黑漆漆一片,他們跑到海邊等待,志工口述旁邊場景。「我有光覺,可以分辨光線的變化,太陽升起時,周圍熱度上升,很溫暖。」

夜宿太麻里,一定要來欣賞第一道曙光。左三為朱正國。

失明後,其它感官變得更加敏銳了,他娓娓道來穿越花東縱谷那一段。「雖然頂著大太陽全身發熱,但一邊是山一邊是海,偶而伴著涼風,感覺像洗三溫暖;越往南騎,天氣漸熱,不用志工說,我知道,高雄到了。」

不論騎車或路跑,路經東部和西部,他靠嗅覺發現兩邊海水截然不同。東部靠近太平洋,空氣乾淨,溫度乾熱;西邊潮濕,由於有商港,多了臭油味和魚腥味;可以想見,在西子灣游泳和花蓮游泳,海水呈現強烈對比。

這些體驗,若沒有志工無法做到,他誇讚志工造福人群,沒想到志工卻反過來感謝視障朋友。

像這次環島他就跟了五六個領騎人,一天結束,都是志工感謝他們,志工認為,因為有愛好運動的視障者,他們才有機會環島。朱正國開玩笑的說,「我對志工的說法感到自在,原來自己有被利用的價值。」其實幫助別人,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自己。

近年的活動則衍生運動加旅遊的套裝組合,例如先找到定點路跑,結束後再到附近旅行,當然包括美食,足跡遍布台灣各角落。

志工與視障者,形成一股正能量

「我每天會思考三件事:吃甚麼、去哪裡、寫臉書。」他把臉書當可公開的日記,內容多為靠運動改善生活品質的心得,其背後意涵則是告訴周圍的人——視障者也可以過得很好。

夜跑,是朱正國的日常。(圖為高雄中正田徑場)

過去商場上失聯的朋友從臉書看到失明後的他竟如此活躍,覺得不可思議。更重要的,臉書鼓舞了一群躲在家裡走不出來的視障者,這些新朋友有的是多重障礙者,協調性不好,跑步同手同腳,但靠陪跑員耐心的指導,身體越來越好,他們參加路跑重展笑顏,讓家人非常感動……這些點點滴滴他都寫在臉書上,臉友不吝按讚、留言,大家互相鼓勵,形成一股正能量,這讓朱正國頗有成就感與榮譽感,無形中覺得自己也當了志工。

今年63歲的朱正國維持著178公分高、78公斤重的標準身材。他藉由運動克服恐懼、不安並建立自信,他有感而發地說:「運動是萬能的,那是走出困頓的捷徑,也是視障者重建最快的路。」

朱正國很慶幸退休後,在對的地方遇見對的人從事有意義的事,他現在過得比以前更充實更豐富,那是與明眼時代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

朱正國說,平安健康還能出去走走, 就是幸福!攝於屏東霧台神山部落。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