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如何教盲聾啞學生電腦 口述/張金順 整理/陳芸英
我在十幾年的電腦教學中,教過最特殊的一位學生就是劉育伶,她是一位看不到、聽不到、不會說的「盲聾啞」孩子。
很多人好奇這樣的學生該怎麼教?第一步該如何「下手」?我很幸運,我教她時,她已經學會了點字;其實我一點都不厲害,教會盲聾啞學生「點字」的老師才偉大。
由於她已經學會點字,所以我可以透過點字跟她溝通。一般人用的中文她也可以用點字觸摸器摸出來,這讓我的教學變得很方便。例如我教她「關機」,我在電腦上打上「關機」兩個字,隨後拉她去摸電腦上的開關鍵,要她按下去,反覆執行兩、三次,她就知道什麼叫關機而且知道什麼時候該關閉電腦也知道該如何關機了。
有人曾問,「你說的她都懂嗎?」在回答這題目之前我先岔開話題談另一件事。
我之前曾看過一份報告,內容是說,為什麼「聾啞」人士的犯罪行為比視障者多?答案是,因為視障朋友聽得到又可以隨時抒發己見,比盲聾朋友更容易適應外界;相對的,「聾啞」人士光是用視覺「看」問題而聽不到時,無法抒解潛藏在心裡的情緒,尤其他們無法瞭解「抽象性」的東西。
我曾跟劉育伶的導師溝通類似問題,他說的確如此。他舉個例子說,「今天太陽很大」,劉育伶就質疑,「太陽就是太陽,為什麼會很大?」又如,有一次我問她:「你吃飽了嗎?」她不瞭解我的意思,就跟著我打同樣的字:「你吃飽了嗎?」我剛開始教她時覺得她簡直像鸚鵡,我問她什麼她就問我什麼;我們經過很長的溝通,她唯一的改變就把「你」改成「我」,例如我問她:「你吃飽了嗎?」她就回答:「我吃飽了嗎?」
一般盲聾啞學生以「手指語」跟別人溝通,我也會一點手指語,所以我教他比不會指語的老師方便一些。手指語的概念是在手上比點字,台灣的手指語是運用點字的規則衍生出來的,也就是說在手上打ㄅ、ㄆ、ㄇ、ㄈ等注音符號的點字。
她的老師跟我說,劉育伶後來有更直接的方式跟同學溝通。由於點字是由六個點組成的,她用兩隻手指的各三根手指當作點字符號(例如一、三、五點是ㄅ),想跟她溝通的人就在她這六根手指按一下,亦即打點字,她馬上能明瞭。
我們上課時有一種默契,她作對了我就用手打她的手,就是「拍手」鼓勵的意思;如果她答錯了,我就在她的食指上打個差。有一次電腦出現破音字,電腦將點字轉譯成中文的過程中,常會出現破音字的情形,例如「我『長』高了」會出現「我『常』高了 」,她就很興奮的在我的食指上打個差,表示我打錯了。有一次我教她數學,個位數字的加法她都沒問題,但我一旦出十位數字的加法,她可能不會答而且又怕答錯就緊握雙手,不讓我有機會在她手指上打差、或者用手把電腦蓋起來。
我們的互動也延續到下課後。下課時間會帶她到校園裡散步,有一次我告訴她校園裡有很多花草,她立刻用鼻子用力聞花的味道;我告訴她踩在地上的是草,她就用力的踩……
我覺得她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很容易笑,她笑會出聲,我覺得她可能比較接近海倫凱樂,海倫也不會說話但會出聲。
劉育伶的記性很好。隔了幾年後還記得我。有一次我到她就讀的惠明學校,她的老師跟她說,「張金順」老師來了,她顯得很高興。她認識別人的方法很特殊,一般看不到的人用聽聲音認人,她是用「摸」的,一摸到我的手確定真的是「張金順」,就笑了。
我教她的時間很短,不過對任何一位教過盲聾啞的老師而言,都是很特別的經驗,也是很具挑戰的一件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