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劉素貞主動出擊,創造優勢和機會
文/陳芸英
圖/劉素貞提供
編者按:上期劉素貞專訪內容談了很多企業進用的例子,尤其致力於為年長的視障者找工作。這一期則介紹劉素貞的人生故事。
62年次的劉素貞患有先天性白內障。談及求學經歷,她說:「我很幸運小學讀一般學校,認識國字,但念國中就困難了。」她在家裡停留好幾年,直到17歲因姊姊的爭取,才有機會念啟明學校。
畢業後,素貞右眼全盲、左眼有些微視力,靠些微的光覺她對東西的外型有概念,做過不少兼職工作,例如協助家裡買賣佛具用品;在清晨四、五點起來幫忙店家賣早餐;過年期間批發春聯販售;在大街小巷發傳單、站在馬路邊做街頭問卷調查……大約40歲雙眼全盲,專職於按摩業。
按摩之前,她會先跟客人溝通,讓他們願意下次再來。
素貞說,多數的客人按摩結束彼此的關係就結束了。但她告訴客人,雖然頭痛按頭、背痛按背……當下是舒服的,如果客人的生活作息跟坐姿不良又會開始不舒服了。所以第一次上門的客人,希望說服對方允許她不限時間地把周邊肌肉整個按開,再告知如何保持正常的作息跟坐姿,並提醒客人,身體需要長時間做保養,請他們思考多久按摩一次。
為客人按摩時,她喜歡跟客人聊天,分享自己做些什麼。例如視障界的所見所聞,包括趣聞……她舉例,前兩年,協會辦很多同儕支持小團體的課程,鼓勵了很多中途失明者走出來工作……這類的小故事。
「我非常熱愛我的工作,沒有職業倦怠感,跟每個人都聊得很開心。」通常按摩結束,客人變朋友了,期待下次找素貞按摩時,又可以聽到一些新的故事。有位長達8年的客人說,她聽了素貞一生的經歷,還想繼續聽下去。甚至有些人把跟她聊天當作充電;而素貞看到他們被服務後展現輕鬆、愉快、舒心的模樣,比賺錢還快樂。
聊天為她帶來龐大的客源。
客戶們藉由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互相推薦,可謂「生意興隆」。「我的客人都是按2到3小時,所以人數不用多,一天4個就夠。」
她雖然有工作室,不過活躍的她本身就是一個移動性工作室。「我到處跑,跟客人的連繫全靠一支智慧型手機,唯一的條件就是先預約,我人在哪就約去哪。」
以「到府服務」為例,某日據點在一位擁有摺疊式按摩床(價格約3千)的客戶家,素貞就把想按摩的朋友全約到這裡,新客戶都是老客戶介紹來的,連續工作8小時。不過她的單日最高工作紀錄是14個小時。
「工作量這麼大,不累嗎?」
「不累不累不累!」說三次,表示真的不累。
秘密武器是「水」。「我不一定要吃飯,但一定喝大量的水。水是生命之源,只要多喝水我就可以補充體力,完成工作。」
她一邊工作一邊宣傳視障按摩,為她和其他視障朋友爭取曝光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她常做「免費服務」。素貞曾託一位在保險公司任職的朋友轉告其主管,「我們願意抽一個下午義務為你們按摩。」後來,該保險公司辦活動,就請素貞約一些視障朋友過去。
還有一次她得知某房仲業舉辦公益健走,便告知主辦單位,「我們想幫參與活動的民眾免費按摩。」那一次她找12位視障朋友,在清晨五點多,一起走出戶外,幫參加活動的民眾服務。
素貞解釋,這類活動沒有報酬,卻是獲得新客戶的機會。「通常主辦單位會邀請一些嘉賓,當這些嘉賓以後辦活動(例如家庭日、公司機關大型活動……)就會想到我們。」很多視障按摩師的客源是靠一次次免費活動累積起來的。
相較於很多視障者較被動,常處於等待店家叫人再去工作的狀態,素貞則主動出擊,為自己製造機會,連出遊都不放過。
那一次,整台遊覽車的人她都不認識。但旅途中,若有人不舒服,素貞就幫他們按摩;很快的,全車的人都知道她是按摩師;接著有人跟她要聯絡方式、問價碼……她打趣地說:「我無所不用其極地讓大家認識我。」
關於宣傳,素貞坦言是協會的罩門。她不擅於使用電腦,只會用手機,對外開發客源使用「很笨」的方法,大都靠自己和周圍朋友的力量集結起來的。這跟很多單位透過網路行銷產生的效應完全不一樣。
不過,很笨的方法也有成效。
素貞曾跟兩位視障者被一家科技公司進用,由於表現良好,隔年不但獲得續聘,連其他公司需要10到15位視障按摩職缺也請素貞推薦,一步一腳印的踏實風格頗獲青睞;加上素貞愛分享的個人特質,多少改變一般企業對視障者的刻板印象。
素貞的名言是——認真工作,盡情享樂。
除了工作之外,她愛玩,喜歡辦活動,雖然任職的「社團法人台灣視障慈善協會」是無給職,沒有辦公室、不申請活動經費,但她感謝協會給她機會嘗試各式各樣的新事物,實現夢想。
例如每年年底募款舉辦冬令救濟活動,邀請視障朋友聚餐,剩餘款項就當紅包發出去,沾沾年節喜氣。
又如,她把「玩」這件事情帶進視障者的生活中,常辦旅遊活動,並且找志工協助,「我覺得視障朋友走出來工作和出去旅遊一樣重要。」
像去陽明山賞櫻花,消息一出,報名人數便節節攀升,從租一台遊覽車到兩台,透過志工口述,他們知道當天陽光普照,有藍天、有白雲,還有微風和滿山滿野的櫻花,「我們聞著花香,腦海都是美麗的畫面啊!」即使旁邊遊客的吵雜聲也融入風景,成了令人難忘的回憶。接著從台灣到離島;交通工具從巴士改為飛機或船;從陸上活動變為水上活動……下一步則挑戰帶團出國。
她至今出國超過30次、玩過19個國家,包括自助旅行。「我不怕生,我喜歡去不一樣的地方、聽不一樣的聲音,開闊視野……這是為什麼我可以常常跟客人分享很多故事的原因。」玩回來繼續工作,客人也聽得到視障者旅遊的點點滴滴,像最近津津樂道於今年3月完成8天7夜的環島壯舉……
出遊
素貞出現在眾人面前都是神采飛揚、活力充沛的模樣,而另一方面,她意志力驚人。
在忙碌的工作中,她繼續進修,用4年的時間完成二專及二技學業,目前研究所的學分已經修完,正在寫論文,而主題跟運動有關。素貞說明原因,「視障者較少運動,除了工作就待在家裡,行動力很低,而運動可以提升健康……」她一邊寫論文一邊運動,並比較運動前、後對身體的差異性,後者的確使她的精神狀況變得更好。
她以自身經驗說,「我先健走,慢慢加入路跑、騎協力車……我跟視障朋友講,有志工協助,不用害怕,嘗試看看……反正我就很雞婆啦!」樂活態度間接影響很多人。
素貞很滿意勇於挑戰和愛分享事物的自己。「我要證明『沒有做不到的事』,即使全盲,也能夠擁有精彩豐富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