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高等教育身心障礙學生生態演變與輔導工作之挑戰
文/張閎霖
對於許多資源教室老師而言,尤其是資深輔導老師們,一定可以感受到,在這10年間,身心障礙學生的障礙類別有急遽的改變。以往的刻板印象,校園中常見的身障生障礙類別不外乎是典型的類別,如肢體障礙、視覺障礙及聽覺障礙;然而現在恐怕這樣的輔導生態要改觀了,越來越多非典型及非外顯的身心障礙學生為輔導的主要對象,如自閉症、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等等。
依據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106學年度第2學期末的數據顯示,全國大專校院中共有1萬3,189名身障生,其中居首位者為學習障礙3,503名,次為自閉症2,146名,第3順位才是肢體障礙1,514名(以前為首位);相對地,典型障礙中視覺障礙學生的人數為692名,似乎有下降的趨勢。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專校院中,情緒障礙學生人數也有上升,共1,224名,另外,令人較難以理解的是智能障礙學生數目高達1,235名。這種現象似乎跟成立高等教育,也就是大學的目的與功能有很大的落差。
一般而言,被鑑定為智能障礙者,著眼點應該依照其程度(可教育型、可訓練型及養護型)提供適性的教育及服務,通常以生活及職業為主。另外,從各國關於高等教育身心障礙學生中相關的研究報告中,似乎沒有智能障礙者上大學的數據或報告,僅有研究指出,部分美國社區大學接受因後天意外造成智力退化的智能障礙者。回憶起七、八年前,我還在國外修博班時,比較特殊教育課程談到關於台灣與德國高等教育中特殊教育比較時,當時台灣在大學中只有1、2百位智能障礙學生,並且對此現象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如今這個數據卻上升了6至8倍強。關於這樣的變遷,不知道該說是台灣特殊教育做得好而成就的世界奇蹟,還是因為招生缺額問題所造成的高等教育悲歌。其實,這跟「零拒絕」及「回歸主流」都無關,而是提供「適性教育」的問題。該思考的不是一直將不該進大學的學生送進大學,而是適合的教育階段及場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