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一份珍貴的禮物
文/陳芸英
「我的七歲生日,邀請您來參加。日期:4月9日星期六,地點:藝術大學。」卡片由一半注音一半國字組成,上面還有她的自畫像和寫著「7」的蛋糕,收到邀請函的家庭都來了。
我單獨受壽星爸爸聖弘之邀而來。大家集合時,她很有禮貌的一一向每個人問好;當我們四目相接時,她也精準地叫出我來。
我們第一次見面在他們家,當年女孩才兩歲。一進門,她微微鞠個躬說,「爸爸,您辛苦了。」我聽了嚇了一大跳,聖弘趕緊解釋,「她最近變得懂事,全是巧虎的功勞。」
女兒活潑可愛,飯後黏著爸爸玩球,球不小心溜走了,她乖乖的撿回來,口中喃喃的說:「因為爸爸看不到!」
楊聖弘是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的秘書長,我的工作夥伴,我每兩個月要採訪他一次,談視障界嚴肅的法規條文和焦點話題,他說話四平八穩,不疾不徐;然而在女兒面前,他隨話題趣味變聲,鴨子、老虎、機器人的聲音紛紛出籠,逗得女兒開懷大笑。
由兩歲變成七歲,女孩長大了。藝術大學位在山上,她一路牽著爸爸的手,不時貼心提醒,「有階梯喔!」自己先跨下一台階,等爸爸也平穩的走下來,便開始介紹環境,「這是大草坪……」我們很幸運的找到一處有石桌石凳的空間,在微風徐徐中,享受聖弘一家人準備的水果派。
這種家庭聚會通常就是小孩一起玩,大人一起聊。不一樣的是,女孩玩任何遊戲都過來報告,「爸爸,我在跳繩喔!」「爸爸,我正在吹泡泡!」五彩繽紛的泡泡飄浮在空中,把她團團圍住,但手一碰就啵啵啵的消失,「爸,你看,泡泡不見了。」
聖弘說,他們在家裡也常玩遊戲。
某日,女兒不想刷牙,他便用低沈的語氣說,「有個小朋友不想刷牙,等一下牙齒裡恐怖的細菌就會來囉!開始咬咬咬……」女兒似乎動搖了,聖弘趁勝追擊,「我們要不要比賽,看誰先跑去刷牙?」沒想到她竟跑得比爸爸還快。
女兒的成長過程也經歷很「番」的時期,他的處理方式還是玩遊戲。他們家有兩個娃娃,女兒心中有個理想的自己,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爸爸只好扮演胡鬧的那一個。
遊戲中,聖弘把她平日哭鬧的情緒融入劇情,如同武俠小說裡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連大叫大哭都模仿得逼真,女兒還幾度露出厭煩的表情說,「很吵耶!」
他以細膩的感情呵護著她的自尊,言語中不帶絲毫的責備,直到遊戲結束才問,「如果那個很吵的娃娃出現在我們家,你覺得會怎樣?」女兒默不作聲;他相信她懂了,巧妙的轉移話題。
女兒曾跟幼稚園的老師形容自己的父母,「爸爸看不到,媽媽看不清楚。」所以她期許自己是個小幫手,常常問媽媽,「我幾歲才能帶爸爸出門?」其實聖弘行動自如,只是女兒更想貢獻自己。
她第一次帶爸爸出門是三歲半的時候。小手牽大手,穿越大街小巷,腳步停在一家店面,父女合力買回全家的早餐。
回到家,他問,「剛剛好像有很多人在看妳耶,妳知道為什麼嗎?」女兒懵懵懂懂的搖搖頭,於是聖弘揣摩別人的想法,「他們應該沒看過小朋友帶著看不見的大人出門,所以我猜,他們一定覺得你是個『乖.寶.寶』。」後面三個字,他用高亢的聲調、愉悅的口氣,說得誇張且用力。
接著聖弘彎下腰,將她高舉過頭,女兒的雙腳懸在空中,感覺刺激無比;爸爸持續誇她,「哇,我們家怎麼會有這麼棒的孩子!」女兒被逗得咯咯咯的笑個不停,聲音彷彿在空中飛舞。
從此,「帶爸爸」和「乖寶寶」產生連結,她更擴大範圍陪爸爸去便利商店、購物、搭車……
我覺得那句飽含著深情的讚美,一定深植她小小的心靈;一旦記得,就永遠不會忘記。隨著年紀越大,記憶也跟著慢慢長大,她似乎體會並接受了這樣的父親,不但不覺得丟臉,反而因為看不見的爸爸可以做很多事而感到驕傲呢!
很晚了,離開前,男生們想上廁所,我正準備「帶隊」時,她一個箭步跑過來說,「爸爸,我帶你去。」上完廁所,一手牽爸爸、一手拎著客人送的生日禮物,一步步走下山。
我不知道聖弘送給女兒什麼,但將來她會瞭解,爸爸給的價值觀,會是她這輩子最珍貴的禮物。
備註:本文轉載自聯合報繽紛版五月份「唯有愛,無障礙」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