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竹筍粥
文、圖/陳芸英
「竹筍粥」的靈感來自臉書一位網友的貼文。
現在的臉書除了紓解個人心情、感想,多了不少美食介紹,甚至烹飪步驟,其實很適合放在本單元。不過「竹筍粥」這三個字出現在一篇談以「竹筍」為主題的散文,文中有一段寫道,「媽媽也是竹筍迷,她曾跟我說,人要常常吃竹筍,就不會得腸癌這類毛病,她深信竹子的高纖維可以清腸。她尤其喜歡煮竹筍粥,竹筍、香菇、肉絲、金鉤蝦先炒過再加高湯、白飯熬煮,最後撒點芹菜珠、白胡椒,我可以吃兩碗公。」
我突然想起,每次從新竹北上,媽總會塞一些食物給我,「竹筍要不要?」因為夏天是竹筍的產季,我總是「不要不要。」說「不要」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烹調;但讀了這一篇之後,我主動說,「幫我留兩條竹筍吧!」我爸媽對待孩子的請求通常是「要五毛給一塊」,隔週回老家,媽給一大袋大竹筍,哇塞,這下要好好吃個「竹筍粥」,吃它吃個夠……
結果勒,「竹筍粥」好吃得不得了,我迫不及待想介紹給大家呢!
不過煮的過程,我使用了兩個鍋子,一個是不沾鍋,用於炒食材;另一個是煮湯的鍋子——跟一般人一鍋用到底略有不同。
材料:
- 竹筍一根
- 絞肉半碗
- 米一碗
- 乾香菇約六朵
- 蝦皮三分之一碗
- 高麗菜約七八片
做法:
- 竹筍剖半,平放在沾板上,以逆紋切的方式,先切片,再切絲。
- 逆紋切就是反順紋路,如果不了解,就是切的刀與剖半平放在沾版的竹筍呈九十度,就是了。
- 乾香菇泡水,軟了之後去蒂切絲。
- 蝦皮也泡水,再瀝乾,可保留蝦皮水。
- 高麗菜洗淨切絲。
- 取一炒菜鍋,放一小匙油,放絞肉炒熟,再加香菇和蝦皮一起炒。
- 取一煮湯的鍋,放水,放進洗乾淨的米和竹筍絲一起煮。
- 將平底鍋炒好的食材放進湯鍋,並放入蝦皮水和香菇水。
- 煮約十分鐘後,放高麗菜絲,再煮十分鐘。
- 調味時,放鹽、雞粉、白胡椒粉和一湯匙的油蔥酥。
- 上桌前可以放一些芹菜丁或香菜。
說明:
- 米可以用飯取代,那麼可以晚一點放進鍋。
- 蝦皮可用蝦米、金鉤蝦代替。
- 我用兩個鍋子是因為我家的炒菜鍋是很薄的不沾鍋,這種平底鍋子無法煮有湯有水的粥,或者說我個人不習慣,所以才不得不另外再用煮菜鍋。如果你家是有深度的炒菜鍋,就可以一鍋用到底。
- 可另外準備芹菜,切丁放在竹筍粥以添加美味喔。
- 油蔥酥是我第二次煮時才放的,我發現放一湯匙的油蔥酥馬上加分,美味極了。後來我看網路文章,有人直接油炸紅蔥頭,這也是一個方法,不過火候和時間要拿捏得很準,不然很容易燒焦,反而多了苦味。
- 我在寫食材時,雖然寫竹筍一根、香菇約六朵……其實這些都可以依個人喜好調整,你也可以兩根筍、四朵香菇,不要高麗菜;但我不敢寫若干根筍、若干朵香菇……是因為有人反應,「若干」這兩個字太含糊,我才寫個數字,至少大家知道範圍在哪。
- 至於竹筍如何挑選,我想直接問攤販的老闆比較快。一般就是綠竹筍,筍形彎曲,外皮無毛,筍頭直徑約6至10公分;此外,我還找出一篇文章,裡面談到挑選綠竹筍的四大口訣,白、彎、矮、肥,希望提供大家參考。
- 如果想變成海鮮粥,也可以加入像花枝、魚肉、蝦子之類的食材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