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黑暗中對話(Dialog im Dunkeln)
文/張閎霖
近幾年來,台灣「黑暗中對話」(簡稱DID)的視障體驗活動越來越蓬勃發展,然而究竟什麼是「黑暗中對話」?這個概念構想最初源自於德國,為一間由安得里亞斯.海涅克博士(Dr. Andreas Heinecke)於1988年所創辦的社會團體企業,其目的在於讓明眼人更加接近盲人朋友的日常生活世界。當時成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在完全遮蔽的黑暗中建立不同景象的活動空間,如公園、城市、船或者吧台等等,由盲人朋友來協助導覽小團體組成的訪客共同來經歷一個沒有景象的文化,徹底瓦解習以為常的感官感受,透過香味、微風、溫度、聲音及構造等,讓這些日常生活的境況,以肉眼無法看到的形式,獲得嶄新的體驗品質。
當然在這樣的空間裡,角色將為互換:身為「明眼人」的訪客在這樣的境界中將變為「盲人」,並且在這樣非比尋常的體驗中必須跟透過盲人導覽的聲音來做連結。此刻,內心的影像取代了視覺印象,一段非視覺的品質之旅就這樣開啟了。
反之,在「黑暗中對話」裡,盲人朋友的角色則是扮演著「明眼人」,因為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並非以視覺為本位,在這樣的非視覺的文化中,他們正是個中翹楚。黑暗不應該被當作盲人朋友生活處境的模擬,更為寬廣地,應該被視為個別差異的境界,介於擁有不同生命、想法、訴求及價值觀的人群之間,這正是最佳的溝通媒介。「黑暗中對話」展覽為一個接納不同差異的社會學習場所,它所要激起的並非教育意味或道德教條,而是想為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群建立起一個相遇的溝通平台,瞭解「尊重」與「接納」的涵意。
安得里亞斯.海涅克博士的理念與想法「黑暗中對話」誕生於1988年。當時他服務於法蘭克福一家盲人基金會,藉由與盲人朋友日常的經驗交換中體驗到重度身心障礙者生活品質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墨守陳規的老舊想法,如損傷取向的特教理論、錯誤的同情觀念及對於身障者的接觸恐懼等,往往是身障者與非身障者之間溝通最大的絆腳石。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黑暗中對話」的理念呼之而出,希望藉由展覽館的體驗,提供給身障者及非身障者一個正面的相遇場所。在「黑暗中對話」的世界裡所強調的是來自障礙生活處境所產生的潛能,身障者本身就是這塊生活領域的專家,有能力找到連結世界的通道,他們並非可憐或貧乏,而是不同的生活處境而已。
「黑暗中對話」概念已經經歷了二十餘年的成長,本身就如同能一個穿越田野不同景象的小黑盒子。這個概念不管在時間、空間或是組織結構上都具有相當的靈活性,也適合在不同文化領域傳達黑暗中對話的概念。目前「黑暗中對話」在世界二十五個國家一百四十餘城市中以不同形式呈現,合作伙伴透過諮詢與訓練取得認證與課程、商標的使用,在世界各角落持續以不同型態並與其他機構結合推廣。至今,全世界超過五百萬名的訪客由超過六千名的視障朋友引領之下體驗了「黑暗中對話」的豐富世界。在德國就有超過十個城市機構與經過黑暗中對話認證或合作模式的展覽館設立,下列僅就漢堡及法蘭克福做介紹:
「黑暗中對話」漢堡展覽館(Dialog im Dunkeln in Hamburg)於2000年4月開幕,它不僅是一個體驗世界,同時也是透過漢堡促進融合部門(BSG)與漢堡工作學習公司共同合作為失業者與身心障礙者籌辦的就業計畫。在過去八、九來約有五百名來自不同障礙類別的身障朋友於漢堡展覽館內工作並為未來一般就業市場要求的技能做準備,其中大約有百分之四十的身障者陸續被轉銜到一般就業市場,所以就業轉銜功能亦是漢堡「黑暗中對話」館的一項重要社會功能之一。目前有五十名視障朋友於漢堡展覽館內工作,擔任導覽員、工作坊訓練員或其他職務。
一方面藉由黑暗與盲人朋友的相處讓企業者及人事部門決策者對身障者的觀念有所轉變,從同情轉為尊敬,從能力虧損轉為潛能分析;另一方面也一步一步引領身障者走向一般就業市場,在黑暗中對話中瞭解工作責任與團隊合作並進而強化自我價值。同時,在這些年間,也經歷了六萬次數完全黑暗的導覽與超過五十萬次身障者與非身障者的對話。也有許多漢堡當地的公司行號使用展覽館場地設施舉辦工作坊或訓練課程等等。除了多樣的訓練課程外,還有「黑暗中晚餐」(Dinner in the Dark)提供美食與不同的體驗。
對於老饕而言,黑暗中晚餐不僅是一大享受,同時這趟美食之旅對於餐桌文化與大啖佳餚也是一項挑戰。在完全黑暗的餐廳中,由盲人服務生為貴客獻上四道驚豔餐點,度過難忘的夜晚。黑暗中晚餐,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喜愛。不僅在漢堡展覽館中有此體驗,同時在其他各地,如法蘭克福、科隆、蘇黎世、柏林、倫敦、巴黎、莫斯科都有這樣的體驗餐廳。另外,在黑暗中的工作坊及體驗課程,所有參與者體驗前所未有的境遇,產生新的感覺、思考與行為。
同樣地,不可見的世界對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亦是挑戰,以不尋常的方式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除了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體驗之外,尚有完全寂靜的訓練課程供為選擇,在這裡,所有參與者也必須放棄基本的感官(覺察、聽覺),藉由聾人訓練員傳遞非口語的溝通。當然除了一些典型的訓練體驗課程外,也提供一些量身訂做的特別活動,如為學生、教育者、兒童慶生,甚至喜慶等等。
而在法蘭克福「黑暗中對話」由博物館、餐廳(TASTE OF DARKNESS)與賭場(CASINO FOR COMMUNICATION)組成。對話博物館是成立十七年,是一座沒有展出收藏品而是用心體會的另類博物館。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將它理解為一個終身學習的平台,那這對話博物館將是一種嘗試,一種社會實驗室的形式。在博物館內所要求的並非以旁觀者的角色,而是主動地置身其中,敏銳你的感官去接受新的視野。博物館中的專業人員與訊息傳遞者正是一群視障朋友與社會的弱勢團體。
在餐廳中,所吃的與上桌的佳餚又是如何的別有一番滋味?味覺是我們感官中最為薄弱的一環,通常只能分辨酸、甜、苦、辣、鹹五個味道,在不同的香料及佐料的添加下,我們是否又能分辨其中精細的差別呢?美食樂趣的先決要件當然就是來一份特大號的開胃菜,叫作信任。
在賭場(CASINO FOR COMMUNICATION)中,每個人可以在黑暗中試試手氣與遊戲的樂趣。在這裡當然不是在賭錢,也不是誰比較快、強及聰明,裡面最大的挑戰當然就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讓彼此進入遊戲之中,因為能與伙伴共同解決遊戲關卡,方能得分。在黑暗裡,如何用你的溝通能力、反應機智與感受,一步步考驗著遊戲者。
(部分內容參考或轉譯http://www.dialog-im-dunkeln.de/NEW2011/star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