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請給中途失明者多一點時間

文/楊昀芝

曾聽過許多視障重建工作人員談到他們服務的中途失明者,不約而同地都會有這麼一句評論:「他就是還沒有走出來。」他們之所以這麼說,大概是該名個案不願接受視障重建單位協助、不願聽從社工提供的建議、不願持白手杖學習定向行動、不願離開家門出外活動等等。身為一位接受過視障重建服務的中途失明者,我可以理解視障重建人員為何這麼說,因為他們看見個案陷入困境,急著想幫忙解決問題,認為盡快接受重建服務對個案是最好的。如果個案無法接受他們的建議,他們會覺得可惜、使不上力,甚至感到著急,産生「某個案還沒有走出來」的想法。

然而,究竟何謂「走出來」?視障重建人員的想法是對的嗎?中途失明者是否越快「走出來」,越快接受視障重建服務越好?既然已經因為失明失去各種原本的生活能力,為何中途失明者仍不願儘速接受重建服務?

中途失明近十年的今天,我才終於可以較平靜地回顧當年,與讀者談談我個人對上列問題的看法。就我自己而言,剛經歷中途失明時,因為各種生活能力的喪失,身心處於極端脆弱的異常狀態。那種痛苦的程度,大概就像失去至親或至愛一樣,會陷入憂鬱,食不下嚥,寢不能寐,終日暗自垂淚。

即使當時處於這樣的心理狀態,我仍聽從視障重建社工的建議,從快失明時開始,到經歷視力迅速退化至完全失明,精神狀態最脆弱時,仍持續接受重建服務,直到各項能力如定向行動或電腦能力都足以應付工作與生活需求為止。平心而論,這些視障重建服務對當時的我很有幫助,讓我迅速學會失明後必備的工作和生活技能,且在失明後不到一年就重回我的原職場上班至今。

在視障重建工作者看來,我大概屬於那種很快就走出來的成功案例。然而我想對所有中途失明者和視障重建人員說,重建不要操之過急,不必一步到位。也許一個中途失明者的能力足以應付各項生活和工作技能的挑戰,但他的心理狀態可能還沒準備好承受這段過程中必須面對的考驗。在一般人或現在的我看來,許多事情可能沒什麼,但對一個身心狀態極為脆弱的人而言,可能就會造成傷害。在我和許多中途失明者接受服務的過程中,都遭遇過服務上的瑕疵。因為許多視障重建工作者接受的主要是技能方面如定向行動或視障電腦教學的訓練,在心理輔導上並沒有接受心理諮商師那樣專業的培養。即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社工,每個人的專業度也不盡相同。他們可能已經服務過許多中途失明者,失去原有的敏感度,沒有對自己服務的這群心理上極端脆弱的人給予同理,以為中途失明者就是世上最難搞的一群人。

如果讀到這篇文章的你,是視障重建工作者,我想對你說,請給中途失明者多一點時間,因為他們正處在人生最灰暗的低谷,正用最大的力氣對付發生在他們身上所有的改變和痛苦。請給他支持與同理,請等待他自己慢慢走出來。如果讀這篇文章的你,正在經歷中途失明,我想對你說,請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你可以躲在安全的保護殼裡,慢慢修復自己,直到有力量去面對外面的世界,面對可能會傷害你的話語;那時請不要忘了視障重建學習,它可以幫助你用新的方式活出另一段精采的人生,讓你成為全新的自己。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