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我的奧捷之旅——外國啤酒比較香,不信就來皮爾森嚐
文/野筆
人說食果子拜樹頭,飲泉水思源頭,那如果你是個平常就喜歡喝上個兩杯的朋友,當然要好好的來看看,到底這些美酒是怎麼製造出來的。今天野筆就帶大家來到遠在捷克的皮爾森參觀這座聞名全球的世界級啤酒廠。講實話,野筆連台灣什麼宜蘭葛瑪蘭威士忌酒廠、金門酒廠、屏東龍泉啤酒廠通通都沒去過,不只如此,甚至近在台北華山藝文中心旁的台北啤酒廠也從來沒有拜訪過,一參觀就遠赴捷克皮爾森,也還真的相當榮幸。大家就跟著野筆,朝著這個位於捷克中西部,啤酒與汽車工業大城進發囉。
離開了那雨雪紛飛,更讓人戀戀不捨的庫倫諾夫,我們一路直駛這座偉大的啤酒之都「皮爾森」。皮爾森不像之前到訪過的其他城市,這裡曾經受過戰火襲捲,所以境內的多半建築、設備都是比較新式的建築,別於其他捷克地區的歌德式建築,這邊的文化充滿比較新穎的氛圍。唯一幸運的就是,我們所要參觀的這座啤酒廠,並沒有受到東歐戰火的無情摧殘,還是當時歐洲各國有先見之明,知道要喝酒,子彈就得自動閃開嗎?呵呵。
開了幾個小時的車,沒辦法,歐洲國家城市與城市的距離都是這樣,尤其皮爾森又較西部,這裡聽說離布拉格大概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所以開久一點當然就很正常囉,不要忘了第一天來到東歐,我們從維也納到布拉格是整整的三百多公里耶。
又是過了一大片的啤酒花田,慢慢進了市區,喔!應該說是皮爾森境內才對,因為今天要到訪的啤酒廠是靠皮爾森郊區一點。不管如何,我們終於也還是來到了這座城市「皮爾森」。
拐了個彎,到了市郊的Velveslavinovaulica路的6號就是我們今天入住飯店的所在。而這個舉世聞名的皮爾森啤酒廠(PilsnerUrguellBrewery),開心地剛好就位於我們今天所要下榻的飯店對面,多近呢,一條馬路隔兩邊,上面二樓還特別掛了個相通的天橋。哇!進了飯店,到了房間將自己的行李放好,我們就約好在二樓出口集合,你會問,幹嘛在二樓集合,要跳樓嗎?剛剛不是說過了嗎,飯店跟啤酒廠樓上二樓不就掛著個相通的天橋,又沒人說橋只能開在馬路邊,不在二樓集合,我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過去咧。如果真的想像不出來,就跑一趟台北101大樓跟君悅飯店二樓,你就知道了。
集合後,從飯店跟啤酒廠中間的天橋走過,我們在啤酒廠的上面重新整隊集合,這時忽然聽到了一個甜美的外國嗓音,回頭一看,哇!連一向矜持的導遊——我們的里克大哥都感覺眼睛忽然地亮了起來。原來是今天準備幫我們講解啤酒廠裡面的一個年輕、漂亮的工作小姐,一位親切、美麗的漂亮洋妞,重點不胖、不胖,真的不胖,因為來了捷克這麼多天,實在無法領教這裡捷克小妞龐大的體型,這樣難得高高瘦瘦的氣質、美麗年輕女士,還特別幫我們導覽,也難怪導遊眼睛都亮了。聽說在歐美一帶,不胖、身材好的女生,很多都是十幾歲的學生,如果想追,你可能就先不要看他們的媽媽、姊姊,因為體型大概會大一倍,你就忍不住想像這位辣妹幾年後變成辣媽的模樣,喔!謝謝、謝謝!所以眼前的小姐,已經二十多歲,身材、體型還是這樣標準,實在了不起!
廢話少說,里克大哥在啤酒廠入口,一座雙拱門的入口前集合了大家,這裡應該算是在啤酒廠的樓上,為什麼?因為這座啤酒廠就是在這座建築的地下,是一個超大的啤酒酒窖。我們就這樣,在這個年輕、漂亮的導覽小姐與導遊的帶領下,大夥一同準備下樓。我們一群四十多個人,上了一台超級大的鐵製升降梯,多大呢,可能超過一台脫拉庫的大小,不然四十多個人怎麼上的去呢。哇!一直往下,感覺進了一個超深的空間,聽說這裡是個9公里長、17米深的一個巨型地窖。地窖雖深,但是通風真的相當良好,特別的是竟然沒有過重的溼氣,實在不簡單。
走出升降梯後,我們沿著酒窖的通道,進了一個大房間,原來是這座啤酒廠特別設置給遊客導覽的視聽室。超大的銀幕,還有一個看來有點特別的站式大觀眾席,腳踩上去發現原來是個鐵製大階梯,總共還有三層。大家紛紛踏上這個半圓弧的三層鐵梯,哇!還會微微的左右擺動耶,這樣觀看影片,才有感嘛!開了大型銀幕,原來這裡還可以選擇語言:英語、德語……哇!有中文耶,這樣就不會聽得想睡囉,華人果然夠強大。
皮爾森啤酒相當知名,有捷克的三大名酒的美稱(皮耳森的啤酒、卡羅維利的貝赫羅夫卡、摩拉維亞區的白酒,並稱捷克的三大名酒)。原來這裡皮爾森的啤酒廠以及從這裡生產的啤酒,被歐洲人稱為Pilsner Urquell (德語) | Plze?sky Prazdroj (捷克語)Urquell = Original Source 是泉源或源頭的意思,指Pilsner的發源及世界上第一款Pale Lager。
當今世界上所風行的透明金黃色啤酒,都源自於它喔,不管是台啤、海尼根、青島都是它的曾曾曾孫輩,為什麼呢?簡單說,答案就是一句,好酒需要沉甕底,下層發酵香死你,別於傳統的上層發酵法,皮爾森開始了底層發酵法,替啤酒的風味、色澤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
這裡來個簡單的專業介紹,在Pilsner Urquell問世之前,世界上的啤酒都是深色且混濁不透光的,但在西元1842年,發生了一個超級大爆炸性的革命,後人將之稱為Golden Revolution,從此啤酒邁入透明金黃色的新世界!
原來在1295年,當年的國王瓦茲拉夫二世(Vaclav ll)在創建該城時頒佈了一道新命令:257名市民可以合法發酵、釀造和販賣啤酒。但是,經過了500多年,Pilsen地區的啤酒依然默默無聞,無法跟其他地區的啤酒競爭,因早期釀造設備的不發達以及傳統用上層發酵釀製方法在實際操作上的困難,造成每批生產的啤酒品質不一,讓整個城市的居民都快發狂了,想說我們自己的啤酒怎麼可以這麼難喝咧。原來早期皮爾森的啤酒就是採上層發酵法的Ale啤酒,用這種方法,它的發酵環境的溫度必須控制在15°C - 25°C,但在那個沒有可以精密監控溫度設備的年代,啤酒很難有穩定的環境,當然就沒有讓人滿意的品質囉。
所以在1838年波西米亞(Bohemian)的皮爾森人,一方面對啤酒狂熱,另外一方面就是賭他一口氣,就針對品質不合期望,市民們集結在市政廣場上,倒掉了36大桶的愛爾啤酒(其實可以送野筆的),並決定由執照的釀酒廠們當股東聯合建造一座現代化的釀酒廠,稱為市民釀酒廠Burger Brauerei,以更先進的設備及更佳的釀酒技術來拯救皮爾森的啤酒。看到這裡,讓我們實在佩服這裡市民對於自己文化與產品的執著,實在讓人肅然起敬。
影片更進一步的介紹,在1839年時,當地酒商集資請到該地著名建築師Martin Stelzer建造新的釀酒廠,到歐洲其他國家考察最新的設備,也請到了來自巴伐利亞的釀酒師Josef Groll,運用巴伐利亞式的下層發酵技術,且大膽的採用了不同以往的淺色麥芽,在1842年的10月5日研發出新的啤酒,並將第一桶底層發酵法釀造的皮爾森啤酒封存於啤酒廠內。
就這樣,1842年10月5日,世界上第一桶皮爾森啤酒於此隆重誕生。
而當時剛好是鐵路問世的年代,這股金黃浪潮帶來的皮爾森啤酒跟皮爾森式釀造法,便很快的在中歐普及開來。
這是啤酒史上重大的轉捩點,皮爾森從此引導了啤酒的風格,獲得無數啤酒競賽的金牌,也成了這種金黃色、擁有雪白色酒帽、爽口啤酒的代名詞。
1842年11月11日,在倒掉啤酒的4年後,他們再度回到市政廣場,但這次是為了慶祝世界上第一次的金色啤酒誕生。1859年,酒廠將Pilsne Beer作為註冊商標。1898年,他們將啤酒改名為Pilsner Urquell(捷克語:Plze?sky Prazdroj)意指「The pilsner from the original source」,向世人宣告他們的驕傲。
Pilsner Urquell會選擇在此設廠,是因為他們要使用了皮爾森當地柔軟的泉水、新鮮的Zatec地區產的Saaz啤酒花、上等的Bohemian跟Moravian麥芽、再加上獨特的酵母Pilsner H,進行經典的金黃色啤酒釀造。傳說這用來生產金色拉格的酵母Pilsner H,是一位逃亡的德國修道士從他的修道院偷出來給釀酒師Groll的。走在裡面的各式廠房,麥芽的香味不斷傳進鼻中,眼前一池一池的待發酵、未發酵的啤酒,看了就讓人愉快。
我們一邊看著、摸著這裡的製作設備,再透過美麗的導覽小姐介紹製造的詳細流程,說是先將一綑綑的麥子用水煮沸,煮成一池池的麥汁,再將麥汁採用三次煮出糖化法,在不同的煮汁階段分三次加入啤酒花,煮汁時間至少兩小時半(一般約一小時半),以達到麥汁的清澈及更佳的穩定性,而酒廠的傳統是將麥汁放在開放式且未經防水處理的橡木桶中發酵,現在雖然已經改成不鏽鋼大型容器,但是還是開放式的喔,手伸進去摸摸,還真的觸手可得耶,但想想還是收回來好了,流了滴手汗就拍謝了。另外聽說這裡的原料是來自波西米亞森林,另一項傳統是將來自於同一母種的五種變體酵母,分別放入不同桶中,待發酵結束後再進行調配,但傳到今天已經簡化成兩種了。看了以上這麼複雜的流程,我真的覺得我實在不應該這樣一大口一大口地喝啤酒,實在浪費,應該一大罐大罐喝才對,呵呵。
另外這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特色,就是聽說以前這裡的發酵槽都是橡木桶,後來幾乎都改為大型的不鏽鋼槽,從邊邊摸起來就感覺超大的,他們說這個還要人工跳進去裡面清洗,啊!如果出不來,不就要學司馬光打破水缸,但這個是不鏽鋼耶。
參觀完啤酒廠裡面各式製酒器具與設備,終於來到這次參訪的重頭戲,呵呵!每人一個塑膠空杯,給你一杯滿滿產地現釀的皮爾森金色啤酒。哇!綿密的泡沫,甘甜的口感,來這裡果然物超所值呀!而且,現釀、現釀耶!實在不只小確幸,根本就是大幸福嘛!偷偷地,我還違規的再來一杯,感謝釀酒師傅的愛心續杯。
心滿意足地出了這個寬敞又專業的大酒窖,又坐上了剛剛下去所乘坐的升降梯,回到了啤酒廠的上層,我們終於再次重見天日,這趟參訪實在令人回味不已。 回到了房間,我們稍做休息,就趁著幾許風雨,準備出去附近的特色餐館用餐。
走在馬路邊的人行道,歐洲的人行道還真寬敞呀!又沒有摩托車堵在道旁,走起來真的很舒服。走著走著,到了一處,我們下了一個超級特別的行人地下道,怎麼特別呢?就是一個不是用階梯而是用斜坡所做的超大型人地下道,慢慢地讓我們一群人走往對面的人行道。想想在亞洲地區,尤其台北、東京、上海,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人行道呀!
但請不要覺得奇怪,還是覺得我們落後,在台北或者都會區,你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馬路旁空間做斜坡,你問我斜坡幹嘛要大空間?不然我問你,不大的話,斜坡就要做得很陡,要不然你的坡度要延伸到哪裡咧,越垂直的,越需要靠階梯的設計,不然就會像自由落體喔,所以大斜坡設計的條件就是要有大大的空間,才能像歐洲一樣,可以擁有這麼特別的地下道囉。
過了馬路,我們繼續一路直走,沒有多久,我們到了一家餐館,走進去,我們就把身後的幾許風雨牢牢關在門外囉。鼻尖傳來食物的香氣。先來個蒜味濃湯暖暖胃,今天晚上的主餐是個香噴噴的大烤雞,當然還有再來一杯的金色、綿密的皮爾森啤酒囉。這也是這趟旅行當中,捷克的最後的一站,下集野筆將帶大家離開捷克,開始下個國家的旅程。
但是朋友呀!千萬不要忘了,下次去啤酒廠,不管是台北啤酒廠、金門酒廠、葛瑪蘭酒廠,尤其是皮爾森,絕對要來個用心大體驗喔,起碼也要喝個大杯啤酒,才不會浪費這樣寶貴的行程。下次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