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古文與今文
文/游高晏
我們生活的台灣,是一個在地震帶上的島嶼,對於打基礎與建高樓的關係,每個人自小都有很深的體認——想蓋多高的樓,就要挖多深的地基;否則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屋搖瓦落、驚恐不已,甚而導致生命財產的崩塌。同樣,沒有深植的文化根基,於資訊充斥謂之多元、訊息雜亂難辨真偽的現今,「相信」成為一種取捨,跟風變成交流的時髦。被搖晃的,是原本就不曾脈絡清晰的判斷力;瓦解的,也不過是從未建構的核心價值。
記得當初來中大入學面試時,教授們問我知不知道中央中文是很重視古文教學與研究的校系,我答知道,因為在讀國小時就很愛亂看古書,所以反而期待。他們又問我,為何要讀古文,我當時的打字回答是:「古文是文學存在的淵源,歷久精純。古文精粹,現代文暢達,不可偏廢。但宜深植古文的根基,增長文學的功力、吸收創作的養分。」現在看來,亦不過是為「作」文而讀文的偏執而已,在教授們眼裡一定十分幼稚可笑,且過於功利。
最近有媒體報導說,各大學中文系招生嚴重不足,甚至有的學校要停招,以致很多大學中文系紛紛出面澄清,絕無此事。事實上,以我做學生的立場觀察,媒體確言過其實。但中文系式微,同學們對未來茫然與擔憂,也是不爭的現況。
其實,風聲從哪裡吹來,要看誰是鼓風者;會吹向哪裡,要看有無抵擋與遮蔽物。我不是一個凡事「顏色」論者(站在某種顏色的政治立場去解讀所有訊息),卻不得不每日在各種顏色激烈交鋒的消息面與論戰中辨識,而所謂「媒體識讀」的功力竟未因此日漸增長,反而在努力辨識之餘,常常的失望與錯愕。
讀中文系已有年餘,不知不覺閱讀了愈來愈多相對現代人有些困難的古文。日漸得以沉著與沉澱,不以為錯過了哪一句現在流行的金句、或少看了一張好笑卻有意指的梗圖而遺憾。時間汰換人心,歷史淘選文化,可以把自己的閱讀深耕古遠,於現世和未來的眼光將愈高遠,紛亂起伏的心境會愈平穩。
華人的自信於十九世紀後半期,被洋槍洋砲一再打趴之後,就開始從天上掉到地底。五四運動也是一場文化革命,要摧毀中國古文化的革命,能夠帶領運動風潮的學者們,卻已是深受舊文化滋養的一群。白話文較易入口,也方便普及教育,但徹底地拋棄精簡與菁華的古文,讓後代中國人以致華人圈視古文為畏途,過去的文化精粹成為少數學者的專利。大陸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破四舊,造成了一代人的心靈荒蕪,到文革結束後四十幾年的現在,都仍在努力補救中。
回顧過往,建立實不必在摧毀過去的一切之上,學習西方也不一定該摒棄東方,否則做不了西方文化的附庸,自己的東方面目也變得四不像。憎言說自己是中國人或華人,又何來淵源?政府在倡議保護原民、客語等族群文化的同時,是否更應該提倡古文學習——方法上從小、從易,循序漸進,而非將教綱中的古文篇章一減再減;心態上理解過去、認同自我,也能幫助族群對立的消融。如此,古文代表的將不再是人們口中的酸腐陳舊、過時淘汰;學好了古文,今文的使用亦不過是高樓上順手拈來的雲彩,遊刃有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