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漫談德國特殊教育制度
文/張閎霖
許多人眼中的德國,可能是跟雙B、保持捷汽車、重機、科技領域或是格林童話;不然就是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相對地,比較少涉略他們的教育制度或者是人文相關資訊。本次的「教育之窗」就來開啟德國的特殊教育體制之窗。
就地理環境而言,德國位於中歐,由16個邦組成,面積約357,021平方公里,人口約8,145萬,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具備完整社會保障制度,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受歡迎移民國。要進入德國特殊教育的多元世界之前,當然得先對於他們的教育制度有一番認識。說真的,對於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台灣人而言,德國跟我們教育制度有很大的差距。德國的教育體系層級劃分極其複雜,每邦教育體系與教育政策不盡相同。台灣的教育制度,簡單地說,就是類似英美體制的「六三三」──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進入高等教育大學四年;而德國是「四九」,小學他們稱之為「基礎學校」,念四年,進入中學,等同我們結合國高中,念九年。
為什麼說複雜,問題就是中學採多軌制,看學生想未來想要發展的目的而有多元的選擇。想要上大學的通常就是念文科中學,也就是剛剛提到的四九制,基礎學校唸完四年後,進入文科中學,從五年級至十三年級,參加大學會考後,繼續進入大學。對於想要聚焦為職業教育做準備的學生,就可選擇念主幹學校,從五年級念到十年級,之後可以升職業學校。另外一種選擇是念實科學校,從五年級念至十年級,進入職業專門學校;念至十二年級讀完畢業後,申請專業高等學校(科技大學、技術學院等)。最後,還有一種綜合中學,就是上述三種中學融合,分程度上課,聽起來的確是夠複雜。相較之下,大學高等教育就單純許多,主要就是歐盟在高等教育上做了些整合,如果依照德國舊制高等教育,分成Magister及Diplom兩種,並非台灣的四年制大學,一般德國念大約要花六、七年吧,唸完後等拿到等同英美的碩士學歷。不過,1999年波隆亞宣言(Bologna process),歐盟國家在十年內要將各國不同的高等教育學制與世界接軌,轉變英美的學士及碩士學制。
關於德國特殊教育的歷史背景與發展,一直到十七世紀才產生新的觀點,他們認為身障者應該待在機構內被照顧。啟蒙及人文主義時期,開始思考應該要給身障者尊嚴的對待。不過到近代新時期,又有不同的想法,他們相信障礙的可治癒性,應該要提供身障者教育與終身照護,於是建立特殊學校。
第一所特殊學校是1778年在德國萊比錫成立聾盲學校,1806年在柏林成立盲人學校,1816年福茲堡成立殘障療養院,之後六七十年間,在許多城市陸續建立語言治療、智能障礙等輔助學校及特殊學校。而在1867年,當時輔助學校提出了三個劃時代的教學概念:第一就是小班級制、第二為導師制度、第三為具體化教學。而當時設置的輔助學校,為後來學習障礙學校的前身。
到了二次世界大戰時,如同之前教育之窗內曾介紹過德國特殊教育黑暗面,受納粹國家社會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及種族優生學的影響,在1941年至1945年,透過身心障礙者通報系統及各地療養院,以所謂安樂死的方式,謀殺約10萬名身心障礙者。也因為這樣的陰影,此後,德國再也沒有身心障礙通報的義務,教育領域也無特殊教育通報網存在。從1960年至70年代德國發展出高度區別之特殊學校。特殊教育促進重點包含聽覺障礙教育(全聾、重聽、手語)、智能障礙教育、肢體障礙教育、學習障礙教育、行為困擾教育、視覺障礙教育(全盲、低視能)、語言治療教育,也就是說每一項重點都有其特殊學校、教學方式與大綱。
不過,德國特殊教育學者也對此提出批判,認為高度區分特殊學校並不利於以身心障礙者主流及融合教育的發展。所以,除了特殊學校的建立之外,各邦也發展了不同的一些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制度,藉由各區的特殊教育中心專業人力至一般學校提供學生輔導服務。另外,也發展出一些半融合上課計畫,部分盲校的學生一周有幾天到一般學校上課,幾天停留在盲校,避免因為特殊學校造成隔離效應。目前,德國一共有3,117所特殊學校,35,049班,335,008名特殊教育學生。
其實,德國教育制度的複雜,同樣也反映在特殊教育上,光是特殊教育這一個名詞,就因地方不同而有四種的名稱,分別是治療教育(Heilpädagogik)、特殊教育(Sonderpädagogik)、障礙者教育(Behindertenpädagogik)及復健教育(Rehabilitationspädagogik)。最後,值得一提的即是德國在提升身心障礙意識、倡議及自決方面的努力,或許是可以作為台灣參考的一個方向。
德國身心障礙學者在各地及校園內發展許多自助利益團體,所揭櫫的口號即是「我知道我自己要什麼」。1970年代末逐漸興起「相關者協助相關者」的一種趨勢,更多的是一種使用者取向的概念,與先前由所謂特殊教育專家來決定有相當大的差異。大學裡面雖然資源教室服務規模無法與台灣相比,不過,在自立生活及自決的風潮影響下,成立許多身心障礙利益團體,這些利益團體類型有「身障生與非身障生利益團體」及學生議會中的身障生代表(Autonome Behinderten-referate,簡稱為ABeR)。目前全德國大約有八十所大專校院成立身心障礙生利益團體。就個人而言,就如同「相關者協助相關者」,為自己的權益來發聲及捍衛,再也天經地義不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