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從人類學角度去看待身心障礙
文/張閎霖
一、何謂人類學?
廣義來說,人類學扮演著人的科學,它是一種綜合的科學,接收了來自不同領域關於人的研究結果,並且彼此之間產生了知識關聯。特別是人類生物學、種族學扮演著人類學研究重要的部分領域。簡單地說,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即是人,關於其結構、歷史性、跟動物的差異、在宇宙的地位等。從歷史上來看,人類學的概念可回溯到亞理斯多德(384-322 v. Chr.),當時是被當作人的自然歷史的一種方式去理解。直到十八世紀,人的存在型態,一直明顯地從有別於,並視為在動物之上的層次去看待。到1766年,透過Carl von Linne`,人才被編入為靈長類。
二、人類學及身心障礙議題
人類學及倫理學的觀點在與障礙者的相關性中有基本的重要性。在人類學中,一個在基本不過的哲學問題就是:人的本質是什麼?而人又能做些什麼?如果人們去觀看這些基於數世紀傳統基礎在哲學人類學所形成的「人類藍圖」(關於人的想法),那麼將會變的非常明顯:一個單方面、狹隘的正面的、關於人的想法(理想化的觀點)佔有極大的地位。除了這樣呆滯的看法以外,這些所謂的人類藍圖也相對衍生出一個問題:怎樣的人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或者是怎樣的人是有生命價值的或是無生命價值的。這些想法在二十世紀曾一度對障礙者的生活造成蹂躪性的後果。如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打著社會達爾文主義與種族優生學的旗幟,屠殺了十多萬身心障礙者。
為了去勾勒人的特質,在人類學經常提起的規範可從四方面去理解:
1.人有能力去發展一個關於自己,關於包圍他的自然的、文化的及人的真相,關於空間及時間的意識。隨著這些代表著他及其世界的意識內容,他可以發展新的想法、建立關聯、儲存內容、能理解過去、現代及未來,並將其納入其意識、想法或計畫中。
2.人支配一個溝通系統。相對於動物的系統,人的系統顯的非常有區別,也因此需要較大的成效能力。語言與文字使得想法的保存、資訊的傳遞、人與人之間共同計畫及精神交流變得可能,即使在空間的阻隔下亦然。
3.人可以主動改變他先前所發現的環境,並且能改善他的生活條件(或使其惡化)。人有這個能力去建立一個文化,使其一代一代的流傳並且做有意義的更替。
4.人有這個能力,隨著演變的生活條件去自我改變。相形於動物(出自於本能)之下,他支配著一個公開的行為模式。這也意味著,與周遭環境事物相關,有這個能力去學會及發展新的行為方式。
?
這樣的特徵群顯然並無法代表某些障礙族群。尤其,從上述的規範中,同樣湧現出這樣的問題。是否一個本質沒有能力思考性去理解其現況,沒有語言或可能性去改變其生活條件,或沒有能力去學習適應情況的行為方式,這樣還算是人嗎?
這些問題常引領著人們開始去深入思考人的本質及相應的解釋模式,並且也去涵括那些沒有上述能力的人。
1970年時,Dienelt在人類學中,藉助社會學、哲學及心理學的結構模式,試圖去發展出一個「人的本質」。之後,這三個模式擴張為四個結構模式:
(一)缺陷本質(der Mensch als Maengelwesen):
這個模式以Gehlen及Portmann的貢獻為基礎。Gehlen從生物學的研究結果出發,認為人生來就是器官上的貧乏,缺乏大自然的武器,沒有攻擊、保護或逃亡器官,而且人也欠缺生理上的裝配或自然機制去適應天氣狀況及四季(如冬眠)。這意味著:
(1)人並沒有天生具備一個身體的裝配及行為方式足以確保其存活。
(2)人是有彈性的,這意味著為了某些目的人是可塑造性的。
同時也產生出一些實際的結論:
(1)為了生存確保,人必須創造方法去彌補缺陷。
(2)人必須針對某些目的被塑造,這意味著他需一個符合現實的行為導向。
(二)精神本質 (der Mensch als Geistwesen)
在哲學人類學中(人當作homo sapiens賦予理性的本質),人具有一個回溯到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傳統。透過這個理性賦予,基本上人有別於所有動物的形式,人變成理性的、思考的本質,他可以在精神層面上理解及建造他的世界。Schelert(1928)承繼了這個傳統創造了新的原則,稱此原則為「精神」(Geist)。人的精神發展並沒有脫離身體發展而自我執行,身體與精神從一開始就互相契合。整體的發展意味著,精神性扮演著人的天性的本質,並和身體性融為一體。
(三)慾望本質(der Mensch als Triebwesen)
這個結構模式是從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所導出的。相對於動物,人有可能性去控制其慾望需求,並且他有能力透過昇華去達到精神的提升,這意味著人可以把慾望能源轉而導向社會上評定更高的目的或對象,如科學或社會貢獻服務。
(四)社會本質 (der Mensch als Sozialwesen)
早在亞理斯多德時,人就被稱為社會的本質。人從一開始,就有一種群居性,在這團體內他才能達到最高的完美。不僅生物學上而且心理學上都已證明人在他的發展是多需要團體。在個別心理學上,Adler把這種團體感稱為生活條件與生活任務。他認為人天生有一種傾向於社會性,這種社會天賦的開展與及利用對於個別發展的成功來說,扮演著一個基本條件。
三、結論
從上面那些敘述及所描繪的人的特徵及所謂的「人類藍圖」,當論及障礙者時,一個問題再度衍生出來:
那些嚴重障礙者到底是什麼?
(1)基於人的缺陷本質,當障礙者沒有或只有些微補償的可能性時
(2)當他的精神性或多或少受到限制時
(3)當他沒有能力去控制慾望並且達到社會更高的昇華時
(4)當他沒辦法察覺他社會性或實現其生活任務時
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他(她)就沒有呈現出人的存在形式嗎?當然不是!障礙者跟一般人無異!既然人都有其缺陷,這缺陷本質即是教育、影響及促進可能性的體現。嚴重障礙者並不是人類天性的錯誤塑造;相反地,而是人類存在的典範。如同其他人的存在形式的形形色色,他們一樣有權去享有「認同」、「平等」及「參與社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