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與視聽弱攜手府城遊(下)——生態農場及手作冰品體驗

文、圖/黃靖騰

前一晚的烤肉晚會High到深夜,到了凌晨兩三點才終於睡去。結果瞇沒多久,五點被想去衝一波看日出的夥伴叫醒。昨晚我還豪氣沖天地和他們打賭:「如果你起得來我就一起去,捨命陪君子。」想著難得來一趟台南,又聽晨曦山莊老闆娘說左鎮的日出甚美,我還是掙扎著爬起來。

幾位其實看不太到的人,和同樣很瘋狂的明眼夥伴們就一起睡眼惺忪地出發,把老闆娘九人座廂型車裝好裝滿。

老闆娘熱情地開著車,載著我們一群人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進,十幾分鐘後抵達目的地。空氣瀰漫山間清晨特有的爽快氣息,伴隨著陣陣涼風,讓人精神一振。

由於視力的限制,我和同行的全盲夥伴禹豪、玉緯和恩祈,以各自的方式感受日出。禹豪面朝東方,仔細感知溫度變化,將手掌攤開,彷彿在捕捉流淌的空氣,從微涼逐漸溫熱的觸感;玉緯則拿出手機攝影,請宜美敘述鏡頭的畫面變化,事後還配音製作影片。他們也靜靜地聆聽周遭環境,蟲鳴、鳥叫、風聲,隨著日出的臨近而更加清晰。我閉上雙眼,緩緩呼吸山間清新的空氣,吸收日之精華,體會大自然緩緩甦醒的氣息。

天色漸亮,但還沒見到太陽公公的身影,內心既興奮又期待,大家都雀躍不已。

我拿出iPad拍下眼前的景象,傳給GPT-4辨識,設定為活潑的語氣,它生動地描述著:「太陽公公害羞地探出半個頭,天空被染成一片夢幻般的粉紅,雲朵也被鑲上了一道金邊……」文筆真不錯。瑋廷、子榕和睿原也在旁邊看著,分享自己的日出體驗。我發出感嘆:「陽光充滿生命力,靠得太近會融化一切,離得太遠又會感到寒冷,幸好地球與太陽保持著剛好的距離,才能在這裡孕育出如此豐富的生機和文明。突然覺得有生命真好啊,沒有生命的地方,那一定很可怕吧!」

下山回程的路程中,車身不斷摇晃,不少夥伴都暈車了,尤其明眼夥伴暈得更嚴重。不過我們一起勉力從床上爬起、看完日出、一起暈車回來,也算結下難忘的「革命情誼」,值得。

大家拍了一張極具有紀念意義的合照,背景的太陽彷彿照亮著大家的愉悅。

七點左右,大家陸續起床洗漱,感謝老闆娘準備的早餐。因為前一晚的烤肉食材還剩不少,這頓早餐變得超級豐盛。稀飯配著六七道菜,大家一起擠在民宿屋子裡圍著桌,一面閒聊,有種家庭式的溫馨感。

吃完早餐後,依依不捨告別民宿,遊覽車載著眾人前往「阿中生態農場」。

九點抵達,農場主人阿中熱情地來引導大家進入。外頭豔陽高照,但活動場地貼心地撐起巨大的遮陽棚,倒不覺得炎熱。

首先,我們體驗的是用手剝玉米粒與製作地瓜湯圓。阿中準備了兩種不同的地瓜粉,事後吃起來才知道口感大不同——一種咬起來鬆軟,保留地瓜本身的香甜滋味;另一種則Q彈有嚼勁,類似珍珠粉圓。

我這邊分到鬆軟口感的地瓜粉,和俐錚一起製作。雖說是搓湯圓,但要圓不圓可自由發揮創意,有一種回到以前玩黏土的fu。我試著捏出愛心形,問同組夥伴:「摸起來有像嗎?」俐錚則巧妙地選用兩種不同粉糰,捏出一個物種。中午享用午餐,大家親手製作的地瓜湯圓被加入糖水中,開始驗收,我吃到俐錚製作的那個物種,馬上辨認出,「哇,這是一條魚耶,鬆軟的魚身和Q彈的魚尾,口感層次分明。」原來,舌尖的觸感可以比手指靈敏許多哩。

俐錚、靖騰和禹豪開心的搓著地瓜湯圓。

接下來是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抱咕咕雞體驗。平常大家很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雞,都是餐桌上看到居多,眼見活蹦亂跳的雞群,我一度卻步。尤其看其他人抱著的雞,會突然發狂劇烈掙扎,總擔心會被啄傷。這時,禹豪在一旁鼓勵道:「來一趟不妨體驗看看,突破自我限制嘛!」我讓禹豪先上前示範,全盲的他倒是「當仁不讓」,勇敢踏出那一步。我心想其他人抱著都沒事,那有什好怕的,畢竟也不是老虎,這才小心翼翼地接過其他夥伴手中的咕咕雞。

近距離觀察有些可愛的小動物,感覺很奇妙。雖然牠們不時的躁動掙扎還是把我嚇了一跳,手一鬆,雞飛走了。我轉頭對其他夥伴微笑,「『雞』不可失。要抱緊一點喔!」

靖騰和禹豪摸著硯淳手中抱著的咕咕雞,開心的拍了一張合照。

餵雞吃玉米的互動也很有趣,把玉米粒放在手心,伸到牠嘴前,牠便開始毫不客氣如「小雞啄米」地頻頻點頭,手掌傳來隱隱作痛的感覺,有些玉米粒甚至被啄飛出去,別太暴力啊。

這些雞為何不怕生?我想正是阿中以善意相待,才讓牠們對人類沒多少戒心。當初選擇阿中生態農場,是在網路上看到相關報導,得知阿中原是工程師,後來轉行當農夫。因為他注重健康與生態保育,也熱愛生命,持續推廣食農教育,並與當地社區連結,這樣的經營理念使我們非常敬佩。

中午,大家享用農場招待的營養午餐,有豐富的肉類和蔬菜,健康又美味。這段農場體驗異常充實,不會忘記我們一起完成的「剝玉米粒、聞玉米筍、做地瓜圓、種玉米、餵小鵝、抱小雞、吃美食……」

令人感動的是,阿中對於這次活動也有感觸。他在臉書貼文中寫道:「這天農場接待一個非常特殊的團體,參訪的朋友在『視力、聽力』有一些狀況。為了讓每位成員都能盡興地參與,農場團隊立刻調整了導覽方式,減少「眼耳」的比重,增加「口鼻手」的比例,特別是觸覺方面,希望讓大家都能獲得美好的『五感食農體驗』。」真的很感謝阿中的用心,正如他最後說的這句,直指「共融」的核心精神:「不忍心舉例太詳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應該就懂了。」

午後的「小島飲刨」冰品DIY,又是別樣的樂趣。一行人下了遊覽車,來到隱身於台南中西區巷弄間的小島飲刨。店內空間雖小,卻散發著溫馨的氛圍,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果香,混合服務生忙進忙出的身影和親切招呼聲,還沒開始製冰,我的心情就已雀躍起來。

小島飲刨提供幾款冰品和飲料,讓每個人各選一種喜歡的來製作。冰品包含沖繩黑糖冰、大地香料奶茶冰、日本抹茶冰和奇異果冰;飲料則有百香檸檬氣泡飲、金桔蜜氣泡飲、黑糖牛乳配紅茶凍。

這是小島飲刨的闆娘Yoyo第一次帶領視聽障者體驗製冰,即使從未接觸過,她仍欣然接下任務,讓我們包場兩小時。期間更以熱誠且耐心的態度,手把手地教導大家製作刨冰和特調飲料。

平常吃冰,我只有被動地品嚐別人做好的冰品,這次卻可以親自動手操刀了,參與其中就是更有成就感。Yoyo透過KONIX麥克風細心講解步驟,並帶著我的手觸摸各個器材,我則看著iPad翻譯的文字,確認目前做哪個環節。

我選「奇異果刨冰」,戴上手套,Yoyo先帶著我的手觸摸製冰機,感受冰落下的觸感和速度,並提醒我要讓碗在製冰機下方旋轉,讓刨冰均勻分布。接著,她引導我擠入奇異果汁和煉乳,再重複一次落冰的步驟,然後加入其他各種搭配的果醬,繼續落冰,層層疊疊交替著,讓每一口都能品嚐不同味道,最後放入店家特製的抹茶凍、芋圓等配料,大功告成。

當一碗碗色彩繽紛、香氣四溢的冰品呈現眼前,不禁引來周遭明眼夥伴連連讚嘆聲。有些人開玩笑說,感覺自己彷彿變成了專業的大廚。

咬下一口,那酸甜的奇異果滋味瞬間在口中擴散,冰涼的口感驅散了暑氣,令人心曠神怡。這不單只是沁涼消暑的冰品,更是透過自己獨特感官探索、Yoyo細心指導,以及明眼夥伴從旁描述,共同創造出的美好記憶,無論是否做到「專業」程度,這場共融製作的過程才是彌足珍貴的。

如果要問,視障者是否能獨立製作冰品?我的答案是「一定沒問題」。只要環境和工具設計更符合視障需求,例如把不同口味的果汁、果醬用點字標示,或擺放固定方位以便記憶,以及設計一些能清楚掌握「份量」的容器,視障者就能精準地做出美味冰品;雖然視覺效果的細膩度不一定得到滿分,但想必也是一種「只此一家」的獨具美感。

前一天晚上抽籤,我們A組抽到「冰品DIY」這個成發主題,其實在參與製冰時,我就跟禹豪討論怎麼呈現出來。成果發表不僅是回饋贊助單位,也能讓夥伴們活動當下更投入地觀察自己與他人、學習如何分享旅遊過程的收穫和快樂。

傍晚,成果發表會就在「友愛閣睏漫旅」的餐廳舉行,感謝旅館提供足夠空間。我們A組包含我、禹豪、家慶、俐錚、語嫻和瑋廷共六人,短暫討論後,決定以戲劇表演的形式,創意呈現小島飲刨DIY冰品的有趣情節。

首先,我和語嫻、瑋廷三位朋友扮演客人,一起來到店裡,為了還原製作過程,禹豪扮演老闆娘,俐錚則扮演店員,帶領我開始製冰。這部分盡量保持嚴肅,一開始禹豪親切地招呼,我遞給他KONIX麥克風,表示自己聽不清楚,需要請他配戴著放慢速度說話。而俐錚帶著我一步步操作刨冰機、加入果醬、配料,讓觀眾了解視聽障者接收資訊的方式,以及透過觸覺來學習製冰。 當然,也少不了老闆娘的親切指導,豪哥會提醒我「碗要繞圈圈喔,冰才會鋪均勻」、「煉乳要慢慢加,才不會太甜喔」。

當我品嚐著自己親手製作的冰品,忍不住感嘆:「這酸酸甜甜的滋味,像極了愛情啊!」禹豪和家慶順勢接話,「對啊,愛情就像這碗冰一樣,不趕快吃一下就融化了,所以要好好把握喔!」

為了讓表演更有趣,我們設計了一段幽默的互動橋段。我「把握機會」邀請坐在對面的語嫻和瑋廷一起吃冰,「你看,我這碗冰很大一份,一時間吃不完,等一下融化就不好吃了。」但她們裝作沒聽到,滑著手機,低頭耳語。我不厭其煩繼續努力邀請,她們仍然不為所動,我低聲感嘆:「看來這次機會沒法把握了。」這段表演呈現年輕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增添不少笑料。

後面,我繼續吃著冰,輪到語嫻和瑋廷上場。語嫻扮演客人,瑋廷則扮演店員,示範製作飲料。過程中,瑋廷不斷「強制」語嫻加入各種配料,語嫻想加氣泡水,瑋廷卻說加太多不好喝,兩人一來一往互相吐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最後語嫻喝了一口飲料,說:「也沒有那麼好喝嘛,我還是去吃靖騰的冰好了。」把杯子一丟,這出乎意料的結局,為表演畫下完美的句點。

成果發表在我想來其實不用太嚴肅,反而是蠻輕鬆愉快地呈現障礙者與明眼夥伴相處的日常,自然也少不了互相打趣、鬥鬥嘴。除了自己這組,我也為B組化石園區的成發出了個「餿主意」:由睿原扮演化石,讓視障者奕杰去敲打他,並說出:「這是什麼生物,怎麼不會動,還硬硬的?」不過,雖然有的想法很具創意,但也許需要注意大家所能接受的尺度,避免冒犯。

成發結束後,大家幸運得到台南在地視障朋友尹仲平先生特地贈送的禮物,包含「希望之窗看見好市集」洗髮精沐浴乳組、台南高人氣點心,謝謝尹大哥的熱情。

第三天的自由安排行程,去了一趟絕美冰店「南埕衖事」 ,空間非常大,是以冰淇淋為主題的8層樓博物館。雖然臨時安排前往,卻幸運得到溫暖友善的接待,說是溫暖,我更想說「扇涼」(善良),因為在炎熱天氣裡招待我們冰淇淋。

第三天在「南埕衖事」某處,大家躺在冰涼地板上休息沈澱。

今年夏天,豔陽如火,熱情高漲,攜手府城,三天的共融之旅,不知有多少回憶與感動留在心中,無法一一道出。但我相信,這段緣分還會一直延續。感謝每個一同經歷、用心付出的旅伴們。

最後,感謝公視節目「好好出門」拍攝團隊的全程記錄與幫忙,讓我們有緣分舉辦活動;也非常感謝支持這趟障礙共融旅遊的贊助單位及捐款者:立信基金會、郭耿宏先生、張愛蘭女士、鴻海南區辦公室科技研發部湯美蓮專員、高雄市文藻校友會(王志誠校友、林海燕校友、胡月嫦校友、樓逸純校友、萬姿吟校友、黃介詩校友)。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