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隨談「身心障礙」與「成見」

文/張閎霖

一、成見的定義及其形成

成見即是一種對人或物體預先理解的意見或想法,而這意見或想法並沒有專業知識的依據。成見常如此形成:外來的評斷、觀點或意見被接收,並且沒有去檢驗其正確性及現實性(例如,所有的蘇格蘭人都是吝嗇的)。

社會心理學研究著成見在社會的條件及作用、成見如何形成及成見在社會團體中有哪些功能(例如對於某些宗教的成見)。

方才提到,成見乃為預設立場的想法或意見,成見可能在自己所做的預測的過程後更加確認。例如,一位老師帶著成見來對待一位學生,老師認為這位學生是不可能被期待有好的成績表現的,對於這情形同時存在一個危險,即是,這學生接受了老師的想法及意見並且也按照老師的想法去執行,沒有表現出好的成績。成見大部分都是非常根深蒂固、被預先理解的意見,這些意見根據科學的知識或或理性的思考來看是不恰當的,但儘管如此,還是被保留下來:例如:白人比黑人優秀、大部份的失業者都是懶散的、女人可能不如男人的表現。

成見是很難去防治的,因為它們經常是無意識的、非理性的論點。對此,成見會提高自我價值感,有可能會導致危險的錯誤(例如比起女人來說,男人是較好的駕駛;但是事實上,男人的肇事率比女人高)。

眾所皆知的,主觀的第一印象,在其他人的評斷過程中常常是決定性的。再者,多數者的規範觀念也可能影響這樣主觀的評斷。在這個情況中,「異常者」將被用一個偏離規範的標籤來標示。如此的標籤大部分是負面的及破壞信譽的,簡而言之,即是一個不名譽的烙印(stigma)。至此,這個烙印對障礙者來說不僅是一個內在的傷口,同時也減少了和別人交往的機會。

二、烙印與成見的關聯

當我們在討論成見對社會邊緣者或障礙者等少數團體的影響,就很難不去涉獵到「烙印」這個問題。在Goffman的著作中「關於被傷害的身份的克服技巧」提到,「烙印」是身體的、心理的或社會的標記,透過這標記,一個人被團體或社會的其他成員負面地區分出來,並且基於這些標記被「隔絕」及「輕視」所威脅,或至少遭受到「受限制的社會溝通及認同」,例如盲人、心理疾病病患、激進團體、宗教狂熱團體、受刑人及偏離價值觀或想法的代表者等。

早期希臘人創造了「Stigma」這概念作為身體記號的指示,被用來標示那些不尋常的或不好的人,尤其是關於道德狀況。這些身體符號使得帶有這些符號的人,如奴隸、罪犯或被判者,變得明顯。這些被烙印上去的印記同時也說明了他們是不純淨的,尤其在公共場合應該要迴避他們。稍後在基督教時期,「Stigma」有其隱喻性的含意,認為這些身體的記號是上帝的恩寵。今日,這個名詞繼續被用在接近最初的原意中,亦即是針對「不名譽」所使用。至於烙印的形成,社會的機構建立了人的種類與階級。很明顯的,對我們來說非常容易以特別的注意去和「已被預設立場的人」交往。然而,當一個陌生人出現在我們的眼前,第一印象常使我們有能力去預設其特徵、種類及社會身份。我們經常依賴我們的預設立場並把它轉換成「規範的期待」。這些被我們所預設的特徵及種類,我們稱之為社會身份。當一個陌生人出現在我們眼前,他就具有某種特徵,透過這些特徵我們可以把他從其他人區分出來。但是我們可以說,這些符號大部分都是以非意願的方式添寫上去的。在極端的情形中可能出現,一個在我們想法中非常不好且危險的人,事實上他是因此從一個正常人被貶低為一個「被污衊及被破壞信譽的人」。這個貶低即是一個烙印。當這破壞信譽的效應逐漸擴散開來,然後即會形成一個介於自我認同及社會身份之間的差異。

同樣地,這種情形亦可在學校(尤其國中、國小)中看出。在這主觀的添加過程中,當一個學生的行為或成效不能達到老師的期待時,這些學生將會被老師有意或無意用「成績低落」、「偏離常態」甚至「學習障礙」等標籤貼上去。漸漸地,老師的想法直接影響了其他同學的見解,於是,這位學生的成效低落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在此,老師評斷的依據常常是其日常工作的「模版經驗」及學校的成效規範標準。如上述所提,這些被學校或社會添寫上去的特徵大部分是負面及破壞信譽的評價。只要這些被下定義者被用這樣的評價貼上標籤,這些特徵似乎就是一個不可磨滅的烙印,亦是一個自我身份的危害。而這些被貼標籤者有可能會被迫朝被添寫的特徵走,也因而社會及職業參與的機會更為受阻。所謂的偏離者、障礙者及少數族群等(被貼標籤者)離開學校進入複雜的社會,一些不相容的問題(如失業、孤立)亦伴隨而來。似乎一個錯誤的開始蓋棺論定了其偏離的生涯。

三、蝸牛心態

曾有位學者Adorno在其文章(啟蒙的辯證)中,對蝸牛的身心作用作了如此的描述:蝸牛的觸角扮演察覺周遭環境的重要角色。當蝸牛遇到障礙時,其觸角會立即縮回身體的保護殼中,跟整個身體縮成一塊,然後才猶豫不決地、慢慢地再伸出來探索。當這危險還在時,觸角會立即縮回並且會再重新嘗試;不過這重新嘗試的時間差距會愈來愈大。蝸牛的意念是直接反映到肌肉上,肌肉隨著其行進的妨礙而變得鬆弛疲乏。身體的受傷癱瘓了蝸牛軀體及心靈,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蝸牛在第一次遇到障礙而退縮,這件事在其心靈劃下一道痕跡,雖然蝸牛會再重新嘗試這個受到阻礙的方向,但事實上這個新的嘗試在一開始就已被摧毀,轉而開始探索新的方向,因為這最初的阻擋阻礙了蝸牛跨出腳步。第一次的嘗試是很容易去中斷的,在蝸牛的背後或許存有很好的意圖(指跨越阻礙)——一個脆弱的希望;但是卻沒有持續的能量及推動力。「蝸牛」這動物,就在受到阻礙的這個方向徹徹底底的被嚇跑,害羞且愚蠢。

從這個觀點去看待身心障礙者、社會邊緣人等弱勢族群,似乎宛如他們就是蝸牛,他們常由於自己的異樣性或偏離,感覺自己被其他的「正常者」所隔離,甚而封閉自我或跟有同樣處境成為小團體或被形容成次文化團體(如聽障者,由於其獨特的溝通方式與背景常被如此地描述)。障礙者因為其異樣性很容易被貼上標簽而導致社會的參與受限,在最初時他們也嘗試去跟其他人互動,當他在這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遇到阻礙或挫折時,所表現的,往往就像這蝸牛的反應,立刻退縮,然而這受挫已在其心靈劃下一道深溝,自己開始去預設立場,認為其他人都會因為其異樣性而排斥他,一再地去挖深這條溝,或許他們會再嘗試去參與;但是,當他們無法逾越自身的鴻溝時,其後所做的一些嘗試,似乎只是在印證自己的想法,當然後果是可預期的,於是他們開始轉變方向,就這樣被最初所遭到的挫折完完全全打敗。

可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我們這些所謂「非身障者」又何嘗不是蝸牛呢?當我們與障礙者或偏離者交往時,也容易侷限於我們眼前所見的異樣性(明顯或不明顯)並去預設立場,甚至是貼標籤,這種情形對那些學習障礙、語言障礙、行為困擾及社會邊緣人(不具明顯外型特徵)尤為顯著,且透過標籤更進一步形成「月暈效應」。例如在學校裡,一個表現普遍成效低落的小孩,在老師眼裡,除了成效低落外,可能會聯想到不聰明、笨、社會蕭條、社群關係不良、家庭經濟文化背景低落、甚至衛生健康狀況不好等一些負面想法。對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我們都應該去跨出那一道心牆呢?

四、結語

身心障礙者,由於其明顯的特徵或無明顯的特徵,很容易就陷入被烙印化,而這些特徵或符號對他們來說,都是以非意願的方式去添加上去的。對此,瑞士教育學者Moor提出一個重要觀點:特殊教育不光是為身心障礙者,其周遭往往更需要教育;然而,這也是特殊教育重要使命之一。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