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成為第三雙溫暖的手
文/林湘澐
強迫我做相同的事,強迫我跟著發音,一切的測驗都為了證明我是「自閉症」。而賈伯斯的故事讓我明白,「不論是聰明或是愚笨的人都會遇到挫折,但人生的片段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互相牽連、互成因果。」
那雙啟蒙的手
我在三歲時被醫師診斷為自閉症,所以我童年時光幾乎都在醫院和診所中度過,我的靈魂被桎梏在籠子裡十分痛苦。
還記得幼年時,我經常出入醫院和診所。其實我內心十分害怕,但沒人了解我,只能把恐懼深藏在心裡。我無心學習,讓爸爸媽媽以為我無藥可醫,十分擔心。
幼稚園時我就讀彩虹班,只能用淒淒涼涼來形容自己的處境。班上同學有的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有的能力差無法自理,有的甚至無法行走。我每日上課都很害怕,半大的孩子又該如何自救,只能放空自己。
媽媽看我喜歡玩水,在老師的建議下帶我去學游泳,不怕水的我果然很快進入狀況。游泳讓我得到讚美,剎那間有了自信心。
五歲時我開始在家教老師那學習注音、國字和數學,別人輕易可以學會的,我都需要以「百」為單位,經過反覆不斷地練習才能學會。老師工作室裡的三面白板是我學習時的好朋友,每日過去上課,總是需要將三面白板牆寫滿才能下課,沒有玩樂的時間。
我還記得那雙握著我手寫字堅定的大手,不管我如何哭鬧,總是能耐心的陪伴我完成學習。依稀記得我第一次掙脫老師的手,自己寫出1至10數字時,老師和媽媽臉上流露出的驚喜笑容。那段時光我日以繼夜努力學習,連過年期間都沒放假,才讓大家相信我是有學習能力的學生,學校老師們也才願意教導我。
她是個充滿熱忱的老師——堅信每個孩子都是「樸玉」,只要經過琢磨,都能成為獨一無二的「寶石」。經過十二年,仍然堅持當年的初心,繼續走在教育的路上,幫助了許多小孩。但在前陣子,媽媽從認識的家長那得知,老師罹患卵巢癌第三期正在接受化療,我和媽媽聽聞消息都十分擔心。
老師我想告訴您:「感謝您辛苦的教導,我才可以學會拼音、讀寫國字和數學加減乘除運算。你把一生貢獻教育,藏身於民間,恩重於天。希望您好好養病,讓更多小孩得到幫助。老師浩大恩情難以回報,期望您早日康復。」
我因為您那雙啟蒙的雙手,開啟了我的學習之路,亦因您那不放棄的愛,打開了我的心扉。讓我開始感受到外界的溫暖,學習接受別人的愛,也進一步慢慢地學習愛身旁的人。
第一雙溫暖的手
相信人世間有愛,我小時候年年都渴望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對沒口語又沒有社交能力的我來說,是一個無法達到願望。
翠芬阿姨家是我童年時溫暖的回憶,還記得媽媽當時要參加保險公司考試,沒人可以照顧我,翠芬阿姨勇敢地答應媽媽,幫忙帶我一天。
被媽媽單獨留在阿姨家的我,一開始感到有些生氣和害怕,看見梳妝台上的瓶瓶罐罐,我開始在臉上手上塗塗抹抹好不開心,地板也被我搞得髒兮兮;我在阿姨家當小霸王,差點沒拆了阿姨家;桌上的化妝水保養品都淒慘無比。但是,阿姨沒責罵我,只是默默收拾殘局。我才意識到阿姨對我的愛,把我當作一般調皮的孩童,給我犯錯的空間,了解我只是無法克制自己的衝動。
中午阿姨做了一桌好吃的食物,我慢慢卸下了心房,乖乖地自己吃飯,雖然還是吃得滿桌子髒亂,無法全程安靜坐下用餐,但是阿姨仍然耐心的陪伴我用完餐,下午我還開心的和哥哥們一起吃餅乾看卡通,肆意地在阿姨的床上滾來滾去玩樂。
童年時期,阿姨家是我喜歡去的地方,像是我的充電站,她明白我的好,包容我的不一樣,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愛。隨著年紀漸長,我的生活被各式各樣不同的學習填滿,不但要學習國文、數學,社會,還要上游泳、畫畫、心理課……等,不再像幼年時可以常常去阿姨家。
到現在,我還記得阿姨那一雙溫暖的手。我想對她說:「阿姨謝謝您接受我的不同,感恩妳的包容;謝謝您的陪伴、小心翼翼呵護我!」
我因為在這愛的環境長大,心中充滿愛,畫畫才能呈現幸福的色彩。
第二雙溫暖的手
那年我奶奶在電話裡,哭泣著要尋死,只因她被大伯趕出家門,讓我心酸寵子不孝的悲哀。
我看著爸爸默默鎮定地接下照顧奶奶的工作,買了新房子接奶奶一起住,全家擠在小小的公寓。爸爸每天晨昏問候,雖然偶爾也有爭吵,一家人生活得「嗆」,但是我們依然是彼此愛的泉源。
我的爸爸是一位不擅言辭的人,可是他常將喜樂分享給身旁的人;他用行為告訴我做人最重要的是孝順,他也身體力行地當我和哥哥的榜樣,並時常告誡哥哥未來要用生命照顧、保護我。
奶奶的那件事讓我學到,生命是不能等待的,我們都會生老病死,所以要即時行孝。「孝順也是身教重於言教」,爸爸用行動讓我知道孝順是什麼,孝順就是要時時付出,努力讓雙親開心。
在朱自清背影一文中,我感受到濃濃的父愛;朱自清的爸爸踏著蹣跚的步伐,辛苦地翻過月台幫他買橘子,讀到那一幕,如風吹過臉龐,我的眼淚不禁流下來。年少時的朱自清不懂父親的愛,我亦如此。
我的爸爸開店做生意,是一個很有主見的老闆;他常常邀請朋友來家裡,所以家中經常很熱鬧。爸爸雖然是一個很嚴厲自律的人,對我的管教卻很鬆散;他總是告訴媽媽,不要逼我做那麼多的學習,快樂成長就好。年幼時的我,曾經因為「爸爸對我期望不高,而感到沮喪」,殊不知悽悽如我心,我多麼希望榮耀家族,讓父母以我為榮。
長大後的我才明白父親的愛,明白爸爸對我的好。他總是努力賺錢供我學習,不論是游泳或畫畫他那很支持我,希望我無憂無慮自在生活。
爸爸我想告訴您:「我的未來可以開開心心生活,但是也要活得有目標;我知道大人們都戰戰兢兢的生活,但希望未來我能找到自己快樂的目標。」
謝謝您無條件的支持,我也感受到您深深的父愛,期望我長大也能成為讓父母放心的大人。
第三雙溫暖的手
在自閉症病痛之中,對我而言,心陷囹圄是件痛苦的事。直到我學習打字溝通,思想才被了解,心情才不再悲傷。
我曾渴望能和普通生一起上課,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諄諄教誨,但是我的願望一直無法實現。媽媽怕我被欺負,老師們不相信我的能力,所以我無法達到我的願望。
假如生命可以重來,我希望世界可以為我回到從前。我曾斥責上天對我的不公平,剝奪我求學的權利;我願期許上天擦亮眼睛,不再讓我每天在苦難中度過。我能優遊於文學和一般生一起學習,但是時光不能迴轉,我只能努力瑟瑟過活,期待奇蹟降臨。
我開始透過文字、畫畫和外界溝通,心才有了出口。因為我知道生命是需要努力不懈、勤奮上進。所以我遇到學習上的挫折,雖會心慌卻仍自強不息,孜孜努力的學習。就如我所寫的一首新詩:
想飛
「惶恐來世無作為,今生現報誰知否;
錯困自閉難表現,想飛的心啟動吧。
無行動無祥日過,福氣滿門天天樂。
請媽與我飛天際,遙遊人生奇蹟活。」
在我的生命中,有著許許多多愛我的人,串連起我的人生,使得曾經孤獨無助的我不再徬徨不安。一路走來他們的言行,於我心有戚戚焉。期勉自己也能成為他人生命中那雙溫暖的手,透過文字和畫溫暖人心。讓大眾可以更加了解、接受「自閉症」;我族一輩不再走冤枉路,能受到大家的肯定,讓殘疾的我不再被看輕。
我雖與眾不同,常與外界格格不入,但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許多相信我、不放棄我的人,也因這些愛與堅持,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努力是必須的」,但在逆風飛行的旅途中,我們都需要光點指引。
期待未來自己能透過「文字和畫」傳達其奇蹟再現的力量,韶光荏苒,我可以「成為那第三雙溫暖的手」。
備註:本文為2024年文薈獎「高中職組」第一名作品,由文化部及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提供,並獲主辦單位同意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