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日本行的無障礙體驗
文/楊昀芝
一趟日本行回來,最令我難忘和懷念的,是日本處處為我們視障者規劃與設計的無障礙空間。步出機門,踏上空橋,即使讓兒子帶領著,我仍習慣性地以手杖輕觸地面,以便在路面不平時來得及先做腳步改變的準備。走了一陣子,我驚訝地發現,即使是空橋和機場地面的接縫處,都沒讓我有高低不平的感覺。
轉乘機場接駁電車時,我發現地面和電車的接縫處也做得極仔細平坦。我繼續向前走,在不知不覺間突然踩上了電動輸送帶。不可思議的是,輸送帶和地面之間我竟然也感覺不到高低的落差。
是的,沒有高低的落差。一處又一處地在我腳下平展開來,我清楚地意識到:這不是出於偶然,而是出於對無障礙空間的仔細和用心。
一日我們要搭渡輪。準備登船時,我提醒兒子幫我注意碼頭和渡輪的接縫處,小心別讓我踩空。當我正謹慎地一步步注意著腳下時,兒子告訴我說,我們已經上船了。什麼?已經上船了,接縫處在哪兒?我完全沒有感覺到啊!兒子說,船家鋪了一片金屬板讓船和碼頭之間完全沒有空隙和高低落差,每個人都能夠安全而平穩地通過。用心的無障礙空間設計啊,我真的忍不住再次讚嘆了!
又一日,我走在公園裡,突然感覺到腳下明顯的直行線條。這是什麼?是導盲磚啊!我忍不住驚呼起來!腳下的感覺,和台灣的導盲磚完全不同,立體感很明顯,稜線也很清楚,踩在上面,我感覺自己幾乎可以丟開手杖跟著它就向前走。我放開兒子的肩膀,隨著導盲磚清晰的線條引導興奮地在導盲磚上來來回回地走著。耳邊傳來公園舞臺上演出的兒童合唱團優美的歌聲,臉上是陣陣輕拂過的風,而腳下,有特地為我鋪設的路,向四面八方延展。我的眼眶突然湧上一股熱流。失明後第一次,我可以在不熟悉的地方像這樣輕鬆地獨自行走,原來這是可能的,在距台灣千里之遙的異國,我第一次體驗到了。
接下來的每一日,我到處發現特地為我及所有視力不方便的朋友鋪設的路。人行道上,飯店、購物中心裡到處都有,引導我到櫃台、洗手間、電扶梯以及無數我想去的地方。
然而這不過是硬體設施而已。真正讓我最震撼的一次經驗,是在過馬路時發生的。某日,兒子帶著我準備穿越馬路,由於看見左方有車輛要通過,所以就停下來站在路邊等待。就在此時,我聽見左前方的車子引擎音調慢慢降低也就是緩緩減速,然後是旋轉鑰匙熄掉引擎的聲音。當我還在訝異之中兒子也大聲驚呼:「他熄火了耶!」是的,車子的駕駛特地將引擎熄火,讓我們可以安心地穿越馬路,這樣的舉動對行人是何等的體貼與尊重!每次到日本旅遊,都會遇見禮讓行人的車輛,然而這次的感受卻格外強烈。也許是因為現在的我,每天每天在台灣都拿著手杖站在路邊等候穿越馬路,經過我面前的車子成千上百、川流不息,我經常一等就是三五分鐘,但卻少有駕駛願意停下來讓我先行,更遑論將引擎熄火了。於是當兒子帶著我從熄火的車前走過,我忍不住又熱淚盈眶了啊!
日本的公共廁所也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天剛開始使用洗手間時,我都會請引導我的人告訴我廁間內衛生紙、沖水鈕和垃圾筒的位置,就像在台灣時一般。沒多久我就又詫異地發現,我不需要請人告訴我廁所的配置了,因為不管是在公園、餐廳還是百貨公司,每一間公共廁所的廁間大小和內部配置,幾乎是一模一樣。
衛生紙都在如廁時右手伸手的高度,都是兩捲由鐵片覆蓋;沖水多半是自動感應式;衛生紙都可以丟入馬桶中,因此不必找尋垃圾筒;若要丟棄女用衛生用品,小垃圾筒也一定在角落,非常容易找尋。然而在台灣,每次使用公共廁所,我就得面對一次完全不同的廁所空間配置。我總在找尋不知設在什麼高度、不知什麼形狀的衛生紙捲盒,摸索不知是用拉繩拉的、用手壓的還是用腳踩的、不知藏在哪兒的沖水鈕或沖水筏;此外還得確認馬桶方向以免不小心失足一身狼狽。所以如果有人引導,我一定會請他為我介紹一次廁間的配置。而日本是怎麼做到這些的?是什麼樣的想法與觀念,讓他們處處為行動與視力不方便的人設想周到?
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們準備搭機返台。走在通往候機室的路上,兒子突然嘆了一口氣對我說:「我會好想念日本,想念在日本可以這麼輕鬆地帶著你。」是啊!我也會想念日本,想念日本處處用心為我設計的無障礙空間。我期許有一天,台灣也能做得一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