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認真裝忙
文/吳銘豪
對視障者而言,生活裡的每個角落都可能藏著不便,甚至是無聲的壓力。比如搭乘電梯,看似再日常不過的一件小事,卻常讓我感到進退兩難。這不是什麼巨大的困難,不會危及生命安全,但每次搭乘都是一場艱辛的心理戰。
每天下班從捷運站出站後,必須從二樓走天橋,接著搭電梯才能到一樓。電梯是長方形,可站立兩排,一排各四人,這頭進那頭出。
我站在電梯外,眼神掃過前面排隊的人頭,用模糊的視力打量前方排隊乘客身影,開始默默計算,「一、二、三、四……」我現在排第七?還是第八?千萬不要是第九。因為第九就是「下一輪的第一位」,而那個人通常就是我。
一旦我是第一個進電梯的人,那麼站在最前面的我,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家潛意識中「應該要去操作電梯的人」。但身為視障的我,看不清那些面板按鈕,連開跟關的按鈕在哪我也搞不清楚。
這時候,我只能開始裝忙。突然檢查口袋、拿出耳機、看著沒有通知的通知中心,甚至蹲下身綁著沒有鬆掉的鞋帶。只為了避免被賦予那個「應該」去按按鈕的責任。
雖然四個角落都有樓層按鈕面板,可大多數時候,電梯內一片沉默,每個人低頭滑手機、自顧自地沉浸在螢幕的世界裡。我站在最前方,背後是七個沉默的背影,無人動作,無人出聲。我知道他們也許不是故意冷漠,但這種無聲的場景,卻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孤單。
我裝忙的同時,也會偷偷觀察後面的乘客。七個人,一個比一個投入自己的手機世界,沒人要管前面那個有按鈕恐懼症的可憐人。彷彿他們心裡都在說:「不是我先進來的,不關我的事。」
那幾秒的等待,變得無比漫長。聽見後門關起的聲音,我盯著玻璃反射的自己,低下頭,加入滑手機的行列。
或許對一般人來說,這只是幾層樓之間的移動,沒什麼大不了。但對我來說,那不只是一趟電梯上下移動,而是一場與自我的拉鋸戰。每次搭電梯,我都要準備好面對沉默、不確定與潛藏的尷尬。
所以,如果你下次剛好搭電梯時,看到站在前面的人沒有動靜或是努力裝忙,請直接伸手按下電梯樓層按鈕,功德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