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咖啡的藝術
文/李志傑
閘門隨刷卡「搭」的滑開,電梯慢慢爬升、上到地面。前方斑馬線,車聲正隆隆的飛速通過。呼嘯聲越來越快,那是爭取十字路口變紅燈前最後的衝刺。接下來是左方汽、機車,猛催油門凖備起步的急切噪音。
穿過十字路口,店家正播放著新潮的饒舌歌。曾幾何時不再有追求流行的狂熱,我已成了一個隱身的旅者。再往前有間小小賣咖啡豆的店面,我能感受它的光影、氣味甚至溫度。忙碌的人們習慣在磨豆機吵雜的嘎拉嘎拉聲中,尋求一絲的慰藉。
那是幾個世紀前,古老的衣索比亞平原,沼澤、山林、草原與牧童笛聲間,寒冷的冬夜。阿拉伯少年不經意的隨手,造就了如今人類的文明與時尚。那晚熬煮的濃苦汁液,不知療癒了世間多少靈魂。飄散的香氣確實有一種讓人安穩情緒的魔力,香醇的尾隨著你,一直到很遠很遠的街角。
接下來的店家,行人進出頻繁,機械式的叮噹歡迎光臨聲隨著自動門一開一合,就連那茶葉蛋也有了城市咖啡的加持。
五花八門的咖啡,名堂越來越多。從最簡單的三合一,到即溶、濾掛、蒸餾、摩卡壺。店裡走一圈,各種不同器皿、大小不同包裝、品種、產區,令人目不暇接。近年興起的自動咖啡機也慢慢普及,方便又快速,壓出的咖啡香氣逼人,操作起來十分方便。
想要自動機器壓出高品味的好咖啡有兩大要素。先說機器本身提供的大氣壓力簡稱BAR。若是簡易型,怕是無法演出標準水平;第二是豆子本身的品質,任何豆子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香味與口感。不覺中參觀咖啡烘焙王國的情景,一幕幕彷彿仍在昨日。
那是離開大西洋港灣,約莫半個鐘頭車程的小鎮。天色尚未全亮,倉庫棧板堆滿了印著西班牙文的一袋袋深棕色麻包,新鮮得彷彿仍滴著露珠。轟隆運轉的巨形鍋爐蒸騰的熱氣,搖晃了來往工人的身影。試驗室裡一排排小隔間內,咖啡師傅快速品嚐著當日的進貨,決定豆子的配方;就像大廚準備著烹飪食材,決定烘焙的程度,拿捏著火候,讓所有咖啡豆能在舌尖迸出火花,讓每一口呼吸都是奢侈。
那是最令我陶醉的配方。從阿拉比卡品種的巴西有機豆開始,配上充滿果香的哥倫比亞豆。另再參入少量肯亞苦香黑豆。再將大部份的豆子輕輕烘焙,其餘以大火重焙至微焦。大師調節了粉末粗細,整間屋子彷彿愉悅的參與著祭典。不多時機器緩緩滴下濃郁液體,深棕的閃著金黃光澤。杯邊浮起一圈淺棕色油脂,那是一種超乎絕倫的組合。湊上唇邊、輕啜一口、含在口中,讓香醇慢慢擴散。香氣不容分說地就將你推入了無底深淵。
選擇不同産區的豆子,搭配不同火候的烘焙,這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一種生活的浪漫,令人滿口生津的巧思。
回到熟悉的家,我將喧囂關在了門外。折起白手杖,按下咖啡機開關,讓爵士女伶的抒情與飄逸的香氣一起流淌,這是一天中我最愛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