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偷聽我們談話的鄰座
文/陳芸英
清明連假的早晨,台北市彷彿去了一大半的人。少了喧擾,連平日門庭若市的咖啡店也門可羅雀;我心想,太棒了,等會兒跟朋友聊天就可以暢所欲言,不怕吵到人了。
友人是心理諮商師,她被高中「生涯規劃」課本列為「輔導諮商」代表;與很多不同領域且名聞遐邇的人物並列,這讓她欣喜不已。
我們選在靠牆的位置,咖啡店陸續有客人進來,不知怎的,都坐到我們這一區。這家連鎖店座位擁擠,桌與桌的距離僅一步之遙;不過這家店在友人家樓下,對視障的她是最好的選擇。
沒多久,鄰座來了一位小姐。
我也常像她一樣,獨自到咖啡廳,這時我最怕的就是鄰座高談闊論。有一次,也是類似當天的情景,一開始沒什麼人,剛坐下就看到一群人浩浩蕩蕩進來,心生不妙,果然,他們是來敘舊的,個個情緒高昂,你一言我一語,很快炒熱氣氛,我一人擋不過七八人,只好默默離開另覓他處。
我盡可能講話的音量到對方聽到為止,所以刻意壓低聲調,附耳輕語。
然而我們話夾子一開,欲罷不能,回神時,眼角餘光趕忙撇向隔壁桌的小姐,她心定神寧,沒有不耐,謝天謝地。
離開前,我向她欠個身說,「對不起,剛剛一定打擾妳了,真不好意思。」
她搖搖頭,接下來的話,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妳們聊天的內容我全都聽到了,謝謝妳們讓我偷聽,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收穫很多……很感動……」
她說,其實自己並沒有專心吃早餐,一開始只是被我們說話的語調吸引,後來聽到內容就更專注;她客氣的說,「既是『吸引』,就不能稱『打擾』了。」
友人好奇地問,「我說的哪一段話讓妳感動了?」對方說,「當妳提到催眠、毛線鬆開那一段。」
那一段是說,很多人有很多心事需要傾吐或宣洩,由於太多太雜,反而不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像個毛線球,只覺得心理「悶悶的」,「我會帶個案冥想,跟自己心裡那個『悶悶的』感覺對話,把悶悶取出來,給它命名,與它和解,並且離開它。那個『悶悶的』可能是一種情緒,但壓很久、埋很深,我會引導個案一一說出來,當那一坨毛線球慢慢鬆開,那顆心就不再糾結了……」
鄰座的小姐說,「每個人都藏了許多東西在內心最深處,無形中,將自己一圈圈的束縛;所以我聽到這裡,心中似乎有塊地方被觸動了,想流淚……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我也說不出來。許多時候,人確實只是想要被瞭解而已。」我們對於她偷聽後的感想感動不已,我不知道她從什麼時候參與我們,但非常高興聽到這答案。
離開前,這位小姐主動要了友人的名片,並加入她的粉絲專業呢!
這是個美好的早晨,雖然我們不認識,卻誠心祝福對方。
備註:本文轉載自2018年5月4日聯合報繽紛版「青春名人堂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