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盲果戰隊在中台世界博物館

文/黃靖騰
圖/高伃貞(小伃老師)

中台世界博物館位於南投縣,專門展示佛教藝術和文化。展品十分豐富,有精美的佛像雕塑、古老的經文、以及各種佛教相關器具,在在展現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藝術美感。館方不定期舉辦推廣活動,如特展、講座、工作坊……拉近大眾與佛教文化的距離。

5月19日週日,我有幸恰逢其會。一早搭車來到台中高鐵站,和一人一故事劇團「盲果戰隊」的夥伴會合,他們當天下午將在中台世界博物館演出。

館方為方便大家的交通往返,特別提供包車接送,一共出動三輛廂型接駁車。第一次體驗包車服務的我覺得新奇,東張西望。我們這輛是Staria八人座,去除最前排兩位年輕的專業司機,還能再坐六人。車內設計非常現代化,具有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其中還配備了充電設施,整體感覺高級又有質感。

車子平穩地上了高速公路,速度頗快,駕駛員神情專注,卻又顯得毫不慌忙。車上大家倒是不多話,趁機養精蓄銳,我也瞇起眼補眠。經過四十分鐘的車程,很快便到達目的地。

原本以為會與團隊一起行動參觀博物館,沒想到是「化整為零」——館方竟安排了一對一的志工導覽,雖然我們一行有十多人,但志工人手只多不少,每位參觀者都能享受個人化的解說呢!

我旁邊的導覽志工——法名「傳謐」,是一位大姐姐。談話中,得知她和其餘志工大多是皈依中台禪寺的師兄弟。傳謐透過假日到博物館服務已有多年,對每件展品都了如指掌,如數家珍地向我細緻介紹著。

這是她第一次接待視障者,而我還是額外多了嚴重聽障的個案。為了更好溝通,她使用我的KONIX無線麥克風說話,連接iPad即時將語音轉文字,雖然資訊交流速度有些慢,收音斷斷續續,或者講錯時須重複;遇到專業術語,甚至還要以造詞方式讓我理解:「素可泰王國,是素食的素、可愛的可、泰國的泰。」但傳謐依然毫不氣餒,保持著熱情,而且十分客氣地說:「謝謝你給我這次導覽機會,學習放慢步調和更有耐心。」

上午的導覽進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但博物館佔地廣闊,我們只參觀了其中六分之一,顯然一天之內是看不完了。導覽結束後,傳謐熱情不減地說:「可以等下次再來參觀,我們都很歡迎哦。」好啊,有機會再帶幾位朋友來打擾。

博物館的佛像雕塑屬於文物,很多不能觸摸,但傳謐仍設法解說佛像的姿勢、手印,背後代表的意涵。「前面12點鐘方向是行走佛,行走佛的手勢是『施無畏印』,其中一手抬起至胸前,掌心向外,指尖朝上,象徵著勇氣和保護,給予觀像者無畏的祝福。這種姿態傳達佛陀在行走時給予眾生的庇護和安慰。」咦,我想到的怎麼是「苦行僧」。

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參觀出家人的日常起居,他們在精舍中的生活簡樸而單純,日復一日打坐、敲木魚、誦經,遠離世俗的煩擾。有點好奇這樣特殊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感覺,無聊?享受?或許未來會想短暫體驗。

凡塵俗世,各種紛擾誘惑起於人心,因緣際會也有起止規律——愛痕情仇、名利紛爭、是非成敗;甚至容易沉浮於城市裡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讓人漸漸迷失了方向,唯保有本心不亂,去除執念,才可以順應萬變、擺脫羈絆……在這一世的旅途,我卻也還有許多自己仍在體會、想去完成的事情。

佛門清修之地,的確讓人們在其間獲得身心上的淨化,尋得一處溫暖寧靜,讓漂泊不安的心得以歇息。

午餐時,館長上見下諶法師也與我們同席。館方提供的素食餐盒相當美味,還附有咖啡、茶飲和糖果。特別的是,上見下諶法師親手贈送每位來賓「結緣禮」,包括刻有梵文的帆布袋和法師親筆寫下的墨經文,以此傳達祝福,也增添午餐的溫馨氛圍。

作者靖騰與上見下諶法師合照。

下午兩點,在博物館三樓展開了演出活動,也是這天一大特色,觀眾包含館場志工和當天來參觀的民眾,不多時已坐滿了數十人。一開始先由館場志工演繹幾段神話故事,我比較有印象的是「象頭神的來歷」。故事講述濕婆神的妻子帕爾瓦蒂(雪山神女),有次濕婆不在家時獨自創造一個兒子。一日帕爾瓦蒂外出,請兒子守門。正好遇到濕婆回家,卻被不認識的兒子阻止進入,於是濕婆一怒之下將其頭斬下。後來為了彌補錯誤,濕婆用象頭接回兒子的身體,使他復活,象頭神由此誕生。

因其生動地描繪濕婆和帕爾瓦蒂的家庭故事,以及一場意外如何導致象頭神的誕生。除了展現印度神話的豐富層次,更反映神聖與凡人情感的交織,讓觀眾感覺神話故事其實也貼近於日常百態,激發共鳴,只不過裡面人物擁有神奇的力量。

接下來,盲果戰隊的表演正式開始。劇團由一群視障演員組成,他們使用身體動作、音樂、表情和語言表達來即興演出,為什麼說是即性呢?因為故事題材來自於現場觀眾口述分享,接著主持人映琪便立刻決定採用哪種形式展現出來。

將觀眾親歷的故事再具現化,不但讓情節延伸得更廣,增加豐富的元素和趣味,引人入勝;也能反映出這一群視障者對生活獨特的視角,以及在藝術形式中看著他們如何突破障礙、展現才華。一人一故事劇場表演,更是希望回饋給觀眾支持力量,讓他們感覺被傾聽、得到同理。

現場觀眾中有位小朋友,叫小魚兒,他表示難得這天假日跟家人出來玩,小魚兒感覺很開心。映琪說:「每個人都有表達情緒的方式,那就讓我們七位團員輪流展現自己開心時的樣子吧。」團員們依序上場,有人比著「耶」、有人拍手、有人繃繃跳跳、有人哼著小調……現場還有口述影像員解說表演者的一舉一動,一方面讓視障演員彼此知道,另一方面觀眾若想閉上眼睛,體驗聆聽口述影像代替視覺欣賞也不錯。

現場有口述影像員解說表演者的一舉一動,以聆聽代替視覺欣賞。

為了讓觀眾分享故事的方向更具體,映琪請大家從當天參觀博物館的感受出發。「如果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來到中台世界博物館,今天跟以往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呢?」台下回應:可以看表演、很熱鬧。「那在今天這個日子裡,有發生什麼故事嗎?」一位館場志工分享,他第一次協助視障朋友,本來不敢帶他們搭手扶梯,後來才知道其實這對視障者不會很困難,有了第一次協助之後就不害怕了,覺得從中學習到很多。映琪說:「今天透過跟我們有實際的互動,可以更認識這個世界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生命。那我們用流動的形式,演一齣『沒有眼睛的人打開我的眼睛』,請看。」演員們開始上場,只見一位演員畏畏縮縮,展現不敢上手扶梯的模樣。另一位演員扮演協助者,語帶鼓勵:「試試看怎麼樣,其實最難的就是邁出第一步。」藉由演員們的互動,逐漸展現視障者學習定向的過程,由害怕、不適應到輕鬆自然地上路。

由於博物館和佛教有關,為了讓當天觀眾與這個地方有更多連結,映琪進一步帶動話題,詢問現場的大家有沒有和信仰相關的故事。聽了一位觀眾的分享後,映琪轉向台下,輕柔地說:「好的,我們用自由發揮的形式,一起來看這位朋友的故事。這位朋友在生活中面臨很不容易的挑戰,因為媽媽生病很嚴重,難以痊癒。但後來他發現,真正的障礙是自己的念頭,因為有佛法,讓他更容易放下心中的罣礙,明白世間萬物本來就會一直變化流轉,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而今天來到這邊又看到盲果戰隊,雖然身體有障礙,但是這些都關不住我們的靈魂。所以他想要跟我們分享的是:生命中會有很多煩惱、很多困難,但這些都是常態,只要我們能在念頭上不限制住自己,也可以擁有很自由的生命跟智慧。那我們一起來看他的故事『本來無一物何必找麻煩』,請看。」

不得不說,映琪聽完觀眾的故事後,在短時間決定表演形式(流動是、語音留聲機、自由發揮等),並整理這個故事的重點意涵給演員和觀眾,同時為故事下一個有詩意的標題,這樣的臨場發揮,實力可謂強勁;而演員們即時做出反應、良好的配合,也歸功於他們平常跟隨小伃老師和映琪,每週一次的團練,培養出彼此的默契。充足的準備功課,使他們呈現給觀眾輕鬆自信的一面。相信這天的演出,除了讓觀眾認識視障者豐富的創造力,大家更藉此深入交流自己對信仰、對生活的體會。

演員們即時做出反應、良好的配合,歸功於平日團練培養的默契。

其實現場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篇幅所限,這裡就不一一道出。歡迎有興趣的讀友,下次一起來觀看盲果戰隊的演出活動,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表演結束,後面還有行程,大夥繼續到距離博物館不遠的中台禪寺參觀。那裡為目前全世界最大、最高的佛教寺廟,有壯觀宏偉的禪寺建築群,也是1000多位法師的落腳地,氣氛顯得莊嚴靜謐。

讓我印象深刻的環節是,法師帶領大家搭乘電梯來到寺院的最高層(37樓)。由於其獨特的圓形建築和高天花板設計,當人們在中心點發聲時,能產生共振和清晰的迴音效果,是老和尚平常吟誦經文之處。法師邀請大家合掌,一同緩緩唸誦功德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這裡的聲學特性使得每一字更顯嘹亮,聲音在空間中迴旋不絕,創造出一種靈性的共鳴。我想,眾人一起發願的力量,能將善念和浩然正氣,傳到世界的不同角落。

參觀完中台禪寺已是黃昏,夕陽西下,帶著一絲被觸動療癒後的愜意心情,跟相處一整天的志工們來到餐廳共進晚宴,吃的也是素食,但料理種類繁多,口味也相當豐富。直到這時,大夥才有更多時間閒聊家常,但其實白天的互動中,相信每個人和這群親切又熱心的志工都已相當熟悉,整個聚餐下來,相談甚歡。

這天跟隨盲果戰隊參訪中台世界博物館,是一次有深度的文化體驗,我不禁好奇此行的緣分。原來,盲果戰隊的小伃老師和館場資深志工心慈(曾是癌症團體秘書長)為多年好友,她們曾數次合作,透過小伃老師帶領的劇團演出,給予乳癌病友們溫暖的生命關懷。

跟隨盲果戰隊參訪中台世界博物館,是一次有深度的文化體驗。

而博物館想發展共融式導覽,視障導覽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此之前館方就曾邀請盲果戰隊測試。這一次的閉幕展,再次邀請劇團來演出,參與過幾次團練的我則跟隨劇團到此一遊。不得不說這群館場志工非常用心,在意導覽的專業程度,他們發心貢獻一己之力給社會,並從中修煉人生。

志工們協助視障者認識博物館的佛教文化,視障演員則透過演出使觀眾彼此交流,同時都在促進多元族群的共融,彼此互助與成長。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