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透過語言,把影像帶到視障者心裡——專訪口述影像秘書長楊聖弘
編者按:本單元由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錄製,剪輯,由木炭和Vincent共同主持。他們將在這單元以不同的視角、輕鬆的方式,與聽眾聊聊視障相關議題,歡迎收聽。
影音提供/有聲書學會
影視作品,是大家茶餘飯後經常聊的話題,但這也是視障朋友跟大眾的隔閡來源之一。而你知道嗎?有個工作,是把影視作品化為語言,傳達給視障朋友,這就是口述影像。
這一次我們邀請中華民國口述影像發展協會的楊聖弘秘書長,他們突破了怎樣的限制跟挑戰,才完成每一部作品。
所謂口述影像就是把明眼人看到的告訴視障朋友。但一般人看到的未必是重點,如果把明眼朋友眼睛矇起來聽自己寫的口述影像,他們會發現,原來有這麼多重點被遺漏了。
主持人在節目開始之前示範一段口述影像,其中講到「漂亮的」女孩這形容詞。楊聖弘認為,除了說「漂亮的」之外,可以多加一些描述,例如她有很挺的鼻子、大大的眼睛、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漂亮的」模樣自然成型。
製作口述影像的工作流程如下:一是撰稿,說甚麼、有多少時間可以說、怎麼說視障朋友比較懂;二是審聽,請視障審聽員(先天失明和中途失明者各一)跟明眼人一起核對,是否有遺漏之處,例如有個畫面是拍大腿的聲音,視障者聽到啪的一聲,審聽員問,那是甚麼聲音,怎麼沒說,像這部分就得修正補齊;三是編審,由資深的口述影像員擔任,對著影片看稿,若有誤得潤飾改稿;接著進錄音室錄音,最後把聲音後製到影片上。
如果要聖弘推薦一部口述影像,他推薦的是《母親練習曲》,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公視人生劇展影片,可到Youtube點閱。他強調,口述影像是視障者想聽精采的影片而不是聽旁白演出,所以擔任口述影像者不要喧賓奪主。
至於口述影像對明眼人的意義是甚麼?楊聖弘說,除了看劇情外,可以看到更細微的內容。口述影像製作過程還有哪些幕後的故事?
請聽下面由木炭和Vincent主持的兩段內容。第一段(片長43:19):
透過語言,把影像帶到視障者心裡——專訪口述影像秘書長楊聖弘(上)
第二段(片長37:48):
透過語言,把影像帶到視障者心裡——專訪口述影像秘書長楊聖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