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許家敏擺攤銷售,展現獨立自主能力
文/陳芸英
圖/許家敏提供
從小熱愛音樂的許家敏有兩個偶像,一是曾擊敗郎朗的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她欣賞對方不懼別人眼光的勇氣和十足的自信,還有笑容,「羽佳的笑聲很療癒,我聽著聽著不知不覺想跟著笑。我的笑很有意義,但比較複雜。」家敏剖析自己的心境,有時為了掩飾不佳狀態,或者遇到苦惱的事,都會藉由「笑」表現出來。
另一位是跟她一樣罹患小眼球症的全盲日本鋼琴家辻井伸行。家敏曾不惜熬夜讀完他的故事。「如果他有機會來台灣,我想親自寫下點字卡和遞上白木耳露給他喝!」
銷售白木耳露是家敏目前的工作。
家敏出生於花蓮,除了小四、小五就讀音樂風氣鼎盛的惠明盲校之外,其他時期都念一般學校。成績優異的她錄取政治大學政治系(後轉教育系),然而,疫情貫穿大學生活,連畢業典禮都被迫取消。
步入社會,她先在一家視障輔具公司短暫上班,對於下一個工作,期許自己在明眼人的職場。
某日滑手機點進「信義區二三事」社團,看到應徵「試喝人員」,她被這四個字深深地吸引,腦海浮現類似食品展攤位「試喝」的場景。進入網頁,是家「白木耳露」專賣店,一直與種白木耳的小農合作,產品由自然工法製作,沒有添加物,養生又平價,且有線上商城。
三天後打電話問老闆還有沒有機會。離開上一個公司已經好幾個月了,這段期間投履歷表至人力銀行,當誠實地寫下「視障」關鍵字,不是石沉大海就是面談遭淘汰。這一次她沒透露特殊身分。
電話聊天中,家敏簡單的做了自我介紹:「你可以叫我小敏敏、長頸鹿、爬蟲……長頸鹿是因為爸爸說我脖子長,爬蟲是因為我怕冷也怕熱,就像個變溫動物,夏天炎熱,但進到冷氣房就開始發抖……」
老闆覺得這個小女生說話很有趣,問她是否可以馬上過來面試。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時已過下午三點,家敏快馬加鞭,換衣打扮,查看地圖,該公司與住家位在同一區,幸運的是有幾班直達公車,交通便利。儘管家敏定向行動能力很好,不過下車後,還是走錯方向,幸好遇到好心路人,直接帶她到店裡。
當老闆看到一個打著手杖的女生走進來,第一個反應是,「妳在電話中為什麼沒講(自己是視障者)?」語氣顯得非常驚訝,因為這位老闆從未見過視障者。家敏自信地回,「我覺得視障不會影響我的工作。」老闆問:「你看不到怎麼辦?」家敏竟說,「那就不要看啊!」老闆聽了啞然失笑,「但有些工作要用電腦……」「沒問題,現在手機功能太強了,我用手機就可以完成。」老闆再問,「妳可以獨立作業嗎?」家敏問展覽地點在哪裡,因為到各地擺攤,擔心有些地方恐怕去不了,老闆說,「反正都叫計程車。」說到這兒,兩人都鬆一口氣。
家敏當場被錄取。她先接受教育訓練,內容包括展售、客服、出貨三大部分。
這份工作是利用午休時間到不同單位或公司推銷和販售,老闆教的細節包括如何將一瓶瓶900ml的白木耳露放進行李箱帶到場地、如何分辨桌巾正反面、如何擺放試喝杯、如何填寫訂單……通過流程考驗後,老闆語帶鼓勵地說,「妳這麼年輕,要把上班當成人生歷練,如果不想一輩子被視障限制,就要把握這個工作機會讓自己成長。」這番話間接證明老闆接受這位視障員工。
合作方非常多,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技嘉科技、東森新聞、屈臣氏、敦煌書局……展示區通常由對方的福委會安排,至於位置,有時在會議室、電梯口、休息室、大廳……戶外場次較少;地點則遍佈大台北地區。她得在11點前到店裡準備,帶現貨去會場。老闆會跟對方說明她是個視障者,接洽單位都是福委會,是否配人協助端視對方是否有人手而定。通常有人接她下車,到固定場地之後,家敏穿上「秘密花園」的圍裙,展開販賣行銷。
販售時間長短不一,最短半小時,最長3小時。白木耳露共有9種口味,每一種口味前都有小杯子,任由試喝、購買或訂貨。
家敏坦言,初期對這份獨立作業感到害怕,因為公司的業務員都是單打獨鬥,沒有其他夥伴,「我想過找一些資源,例如個人助理。」但既然選擇具挑戰性的工作,就不希望享有額外待遇,沒想到做著做著就駕輕就熟了。
「獨立作業」她解讀為「自力更生」。
單獨展售的第一天,就遇到沒人試喝的窘境。她無奈地聽著一個個匆匆路過的腳步聲、電子門一次次被打開、關上;過一陣子,隱約聽到一群人在聊天,直覺是發DM的好時機,便循著聲音靠近,沒想到成功說服他們到攤位寫團購單。收攤前,更有人過來試喝,喝完直接訂購。初次登場,她就上了寶貴的一課——不到最後一刻,永不放棄。
某日,她不經意地聽到老闆跟福委連絡時,詢問是否接受視障員工協助展售,這名福委當天襄助推銷,邀請大家訂購、試喝,人潮越來越多,有人買5瓶、有人一個拉一個湊到10瓶,當天光是現場訂購單就超過30瓶,這份成績令她喜出望外。
在指定的販售地點,她會觀察四周的環境和氣氛。三兩人來,她會介紹各種口味;如果熱熱鬧鬧地來了一窩蜂的人,就讓他們自己倒來喝,「每一種口味都可以試喝一遍喔!」
面對客戶,她常說,「如果你不挑食,九種口味可以都喝一遍。」這九種有原味無糖、膠原蜂蜜、杏仁、養生桂花、炭燒桂圓、膠原葡萄、玫瑰蜜桃、蜂蜜檸檬、冰釀枸杞;飲品的成分就是白木耳加上這些配料等口味;白木耳具有增強免疫力、保護眼睛和關節、潤肺……
老闆曾被問及錄用視障員工的考量,他不經思索地說,「她都來面試了!」再深入想了一下,「視障者有讓別人想幫忙的優勢,對業績有加分作用。」不過家敏覺得還是得靠自己。
例如顛倒擺設,經別人提醒才更正;看不到猶豫或徘徊的人,如果看得到,以她開朗的個性一定積極拉攏客戶試喝。
視障者擔任行銷展售人員,最常遇到的是明眼人的好奇心。結帳採用line pay、現金或轉帳,銷售現場有各種狀況,都得小心翼翼,包括數鈔票。有一次她發現張數不對,誠實地還客人,「你多給我一張了啦!」
客戶對於視障者正確無誤地找錢感到驚訝。服務員問她如何辨識鈔票,她現場教學。新台幣鈔券的設計藏著許多巧思,不,並不是藏著,它們堂堂正正的亮在鈔票上。各面額其中一邊都有浮凸印紋:100元是1個圓形、200元是2個圓形、500元是3個圓形、1000元是1條長形、2000元是2條長形。對方覺得不可思議,馬上拿出鈔票比看,果真如此。家敏打趣地說,「他知道這個資訊,應該可以跟親朋好友炫耀一輩子。」
此外客戶也常跟家敏聊天,看她操作手機的模樣像彈琵琶;有司機對她用手機叫計程車感到意外,「妳怎麼那麼棒,我以為是別人叫的!」其實她的作業幾乎都可以靠手機解決。
她動作靈敏,若不正面看,不知道是位視障者。某次廠商跟公司「告狀」,「她都不理人,沒禮貌,我們不想購買你家的食品。」經解釋得知因全盲之故,對方感到抱歉並且加購。老闆打趣地說,「妳實在太厲害了,居然讓他們看不出來。」
工作一段時間後,老闆想起家敏自我介紹時說的多項綽號,有感而發,「我覺得妳比較像『蝸牛』,手杖像觸鬚,手像觸角,蝸牛也沒有眼睛……」讚許她一步步勇往直前、克服困境的毅力。不過越來越多公司行號不喜歡廠商進駐銷售商品,家敏擔心不受歡迎而變成黑名單,所以瞻前顧後,顯得放不開。經過那次的教訓,家敏提醒自己,無論如何,工作時還是得隨時保持笑容。
這一路走來,家敏歷經一段心理調適過程。從出貨犯錯、客服做得不到位……還有一開始遇到廠商不知所措,到後來成為朋友,她感謝老闆給予機會讓她學習成長,漸入佳境。
這份工作較特別的是領周薪,目前堪稱勝任愉快。
對於目前的視障就業環境,家敏有話要說。
她認為以基金會和協會主導的就業市場,是視障界最大問題。但要改變社會大眾對視障者的刻板印象很難,例如視障者會使用電腦、手機、叫外賣……之類一般人都會的事,都讓明眼人感到驚訝;「我覺得基金會跟協會應該擔任輔助的角色,例如提供就業資源和訓練;雖然有些人確實需要基金會幫忙媒合工作,但不是全部。」據她瞭解,很多視障者願意自己寫履歷投到104銀行、親自面試,「視障者應該是主角,基金會或協會是配角,這樣才能使視障者跟明眼人享有獨自找工作的機會。」
家敏跨出這一步的意義在於打破外界對視障者的傳統思維。至於這份工作能做多久,她坦言沒把握。不過在以明眼人為主的職場接受挑戰,是她追求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