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挑染時光

文/游高晏

時光如素卷鋪展,沒有與生俱來攜一支大椽和五彩油墨,每日繪斑斕記憶,供未來景仰,給自己、也給他人。可是我想,想要足夠表述情緒的顏色,想要填補空白的光影,想要塗滿文字與聲音以外的點線面。

讀國小時,就喜歡塗塗抹抹;喜歡主動擦黑板,擦完以後畫線條,畫完又趕緊擦掉,羞於見人,怕被責罵。這個「惡習」現在還有。研究所上課教室少有黑板,都是用水性筆寫字的白板,聞著有種不想靠近的異味;發現五樓對面大學部的教室是用粉筆的黑板,忍不住故伎重演,有時卻有不顧場合、貿然闖入之嫌。

不夠靈活的手,沒有溝通能力的嘴,離藝術離繪畫距離一直遙遠。

八、九歲始,在長庚醫院上心理治療課時,跟一位科班畢業的年輕老師學了幾年畫。盡興自由為上,粗糙不雕琢,並不講究什麼畫法;有時我還會為「鬼畫符」的畫配上幾句歪詩。年幼,熬得起虛度,無過無功也相安,不經意也為來來去去醫院的白色日子,挑染了幾縷混雜的色彩。12歲有幸出書時,還把一些畫與詩夾在文字後面獻醜。

可惜年輕美麗的老師,離開醫院結婚生子,據說在更遠的某處開了畫室。我也沉溺在期待升學的泥淖裡,對本來就無甚自信的繪畫漸行漸遠。直到四五年前,母親的朋友推薦我們找到達達畫室的陳老師,聽說她教學經驗豐富,尤其帶了很長一段時間星兒。

師大藝術所畢業的陳老師,家就是工作室,門前庭院便是小小藝廊。上課時聲音溫和柔軟,對繪畫要求卻很細緻。帶的學生跨度也很大,從幼兒美術到長青班,從大學美術班考生到重度身心障礙。為我上課只能一對一,討論主題顏色風格也比別人耗時,琢磨出一幅「像樣」的畫作,通常幾個星期甚至數月。

大學畢業,求學之路又把學畫拉長了距離。母親知我「雞肋」之心,仍與老師盡量協調上課時間,讓我至少兩週能上一次繪畫課。

作者參展的三幅畫。

最近,教學三十年的陳老師為一眾學員籌畫了聯合畫展,醜小鴨的畫也和眾天鵝們一起擺在精心布置的展廳裡。這天下午是開幕茶會,我的臉紅潤得像身上的衣服,興奮難抑。

陳老師在會上提到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在《藝術的慰藉》一書中所言藝術的七大功能,事後去「估狗」了一下:

  1. 矯正記憶的缺陷
  2. 散播希望
  3. 呈現有尊嚴的哀愁
  4. 協助我們取得平衡
  5. 引導我們認識自我
  6. 擴展我們的經驗
  7. 喚醒麻木的心靈

這七點似乎有些沉重嚴肅,於我至少是剝開一成不變的外殼,對素樸的時光潑染幾道不同光澤,留存畫布上。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