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格林童話之旅——星星錢幣
文/張閎霖
德國格林童話中有一則古老流傳的民間故事,名為「星星錢幣」。
內容敘述從前有位窮苦的小女孩,孤苦無依,無棲身之處,只剩下身上的衣服以及一位好心人給她的一塊麵包。小女孩善良虔誠,即使被全世界遺棄,仍是信仰上帝。當天,她出門遠行,就是單純地跟著感覺走。一開始,她遇見了一位老先生:「唉,我好餓,給我點吃的東西好嗎?」
於是,小女孩不加思索地就把她所有的麵包給了老先生,然後繼續旅程。不久,一位小孩迎面走了過來並且喊著:「我的頭好冷。」小女孩一聽,於是又脫下她的帽子給他戴上。之後,小女孩又繼續往前走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沒有穿外套的小孩,小孩啜泣著喊著他很冷,小女孩也把外套給了小孩,繼續走她的路。
最後,小女孩走進了一座森林,這時候天已經黑了,她又遇見一位小孩向她要衣服穿。虔誠的小女孩心裡想:「現在已經是晚上了,這裡應該沒有人能看到我。」於是,小女孩毫不猶豫地送出了她的衣衫,一無所有,站立在星空下,就像回到上帝剛創造她時一般。突然間,一件最高貴的衣服從天緩緩而降,同時還有像是數不盡的星星形狀緩緩飄下,原來全都是貴重的錢幣。她用衣服接住錢幣。從此以後,就如童話故事的HAPPY ENDING一般,過著富裕幸福的日子。
這則小故事,似乎也反映出了身心障礙服務工作以往的服務模式與心態。不諱言地,早期身心障礙機構的前身多半是教會或私人醫生,基於博愛或憐憫所推動的慈善組織,也希望透過這樣善行,來救贖或像東方觀念中累積的福報,好讓自己上天堂或有更好的來世。於是到了二十世紀的六零及七零年代,身心障礙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地林立。然而每一件社會公益背後都是有其成本與代價。二十世紀九零年代,北歐國家所創造出社會福利的黃金歲月,政府對於身心障礙機構及弱勢團體等非營利組織的補助,可說是有求必應,無微不至;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全球化、高失業率及金融危機等的影響,許多歐美先進國家再也無力去支應龐大的社福經費去「供養」這些非營利機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社會企業」的概念。
究竟什麼是「社會企業」?其實,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可以追朔到十九世紀慈善生意人士。後來從英國興起的企業型態,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不同於一般營利的商業,社會企業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存在的,將商業策略運用於改善人類及環境生存條件。所以社會企業可以盈利性質,也可以非營利性質。這些型態及定義在歐美也有不同的解讀。如北美則是將重點放在營利及解決社會問題;而歐洲則是強調社區共有與私人擁有來區分。不過,不管哪些定義,基本上跟傳統非營利組織的差異在於基金的來源,一般而言要稱為社會企業,則是其收入要半數以上來自於交易,而非政府的補助或是捐款。
在台灣,也有些身心障礙協會或企業漸漸有這樣社會企業的雛型,如愛盲引進源自於德國黑暗中對話(Dialog im Dunkel),即是藉由外部體驗活動與計畫聘用視障者來營利及支持協會的任務的推動,一方面身障者能有尊嚴的工作,一方面就含有如此的概念。在社會救助與營利的天平上取得一個平衡點,就目前台灣的現況中仍是一條很長遠的路,不僅思維上要跳脫早期非營利的模式,同時,政府也必須改變補助模式,「不患寡,而患不均」在社會救助絕對行不通,就如同台北市的標準與補助單行法規,也造就了身心障礙福利中的「天龍國」及其他縣市「土龍國」的區別。況且,也並非所有擁有身心障礙手冊的朋友都需要補助與救助,不然,社會上也不出現豪華轎車享有手冊免停車費及減稅福利的現象發生,這也失去了社會福利的美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