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說電腦第一集
概說電腦歷史
文/包迺鵬
開場白
嗨!各位長期熱愛蝙蝠電子報的看官們(直接用〔看〕的),哦!應該說還有聽官們(如果您是用語音〔聽〕的),還有摸官們(請不要想歪囉,是用點字〔摸〕的),大家好!相信大家已經都很熟悉蝙蝠電子報了,是否覺得本電子報需要來點新鮮貨嗎?如果您有這種感覺,那就恭喜啦!總有一天等到你……終於讓您等到這一天了!如果您還沒有這種感覺,那也沒關係啦!就當作在嚐試新鮮貨吧!或許新貨色也能帶給您不一樣的新體驗。
為什麼要「包子說電腦」呢?因為最近包子開始在網路上找到一些跟電腦相關的常識或新知等東東,覺得可能還不錯!因此有鑑於某些還對電腦搞不太清楚的視障朋友們,提供一些相關訊息,讓大家更瞭解電腦的世界有多奇妙!不過由於包子的文章作的很菜,所以就拜託大家多包涵,也敬請多批評指教啦。
啥!電腦也有歷史啊?
各位知道電腦是怎樣跑出來的嗎?廢話!當然是人發明的啊!沒錯,當然是人類發明的,而且是跟人類一樣(是有「理史底」),它就跟人類文明一樣,經過長期歲月的演進,許多人類經驗的累積和技術的精進改造而來的。另一方面,也是人類為了解決可能在有生之年無法完全達成的事務所造就出來的一種機器產物。它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幫助人類在有生之年完成有生之年可能無法完成而且執行正確的任務,例如需要計算國家稅收或人口統計等大量資料的運算,而且需要相當高的準確性,這可能大部份人類都很難甚至無法達成,不過要造就出這麼快速而精準的機器並非一兩天所能達成,那到底需要多久呢?答案就請大家慢慢發覺囉!
請看這裡
公元前3000年:中國人發明算盤,人類最早使用的正式計算工具。
1642年:法國人布雷斯•巴斯卡發明加法器,稱為巴斯卡機(Pascaline),可說是機械時期的開始。
1673年:德國人萊布尼茲(Gottfried van Leibniz)改良加法器,利用連續加法做乘法運算。
1801年:法國人約瑟夫•傑夸德(Joseph Jacquard)發明使用打孔卡片(Punched carboard
card)控制的自動化織布機。
1820年:法國人湯姆斯改良萊布尼茲的機器,可做加、減、乘、除運算。
1833年:英國數學家劍橋大學的查理•巴貝基(Charles Babbage)完成一部差分機(Difference
engine),爾後並完成一部功能更強的機器,稱為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對計算機貢獻良多,因此被尊稱為「電腦之父」。
1890年:赫勒里斯以打孔片儲存資料並用以處理1890年美國人口普查工作。
1894年:赫勒里斯設計了與今日計算機所用形式完成一樣的80欄卡片。
1896年:赫勒里斯成立列表機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為現在IBM前身。
1911年:赫勒里斯的公司與其它的許多公司合併。
1924年:赫勒里斯的合併公司,又經過改組且變更名稱為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
1930年:愛德華州立大學的阿塔那索夫教授是第一個設計並製造電子數位計算機的人。
1944年:哈佛大學的艾肯教授製造完成MARK-I計算機,以繼電器為主要元件。
1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的毛琪雷與愛克特製造完成第一部數位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ENIAC)在美國建造完成,是第一代電腦的開始。
1947年: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成立。
1947年:英國完成了第一個存儲真空管。
1948年:貝爾電話公司研製成半導體。
1949年:英國建造完成世界第一部內儲程式計算機「延遲存儲電子自動計算機」(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EDSAC)。
1950年:美國製造世界第二部內儲程式計算機(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EDVAC)。
1950年:「自動化」一詞第一次用於汽車工業。
1951年:Sperry Rand 公司建造了世界第一部商用電子自動計算機UNIVAC-1(UNIVersal
Automatic COmputer)。
195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製成磁心。
1952年:第一台「儲存程式計算機」誕生。
1952年:第一台大型電腦系統IBM701宣布建造完成。
1952年:第一台符號語言翻譯機發明成功。
1954年:電晶體取代真空管,是第二代電腦的開始。
1954年:第一台半導體電腦由貝爾電話公司研製成功。
1954年:第一台通用數據處理機IBM650誕生。
1955年:第一台利用磁心的大型電腦IBM705建造完成。
1956年:IBM公司推出科學704電腦。
1957年:程式設計語言FORTRAN問世。
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學計算機IBM620研製成功。
1960年:數據處理系統IBM1401研製成功。
1961年:程式設計語言COBOL問世。
1961年:第一台分系統電腦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完成。
1963年:BASIC語言問世。
1964年:積體電路取代電晶體,是第三代電腦的開始。
1964年:第三代電腦IBM360系列製成。
1965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機PDP-8。
1969年:IBM公司研製成功90列卡片機和系統—3電腦系統。
1970年:超大型積體電路的使用,是第四代電腦的開始。
1970年:IBM系統1370電腦系列製成。
1971年:伊利諾大學設計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電腦。
1971年:第一台4位元微處理機Intel 4004由英特爾公司研製成功,是微電腦的開始。
1972年:8位元微處理機Intel 8008發表。
1972年:微處理機基片開始大量生產銷售。
1973年:第一片軟磁碟由IBM公司研製成功。
1975年:ATARI—8800微電腦問世。
1976年:16位元微處理機TMS 9900發表(Texas Instrument)。
1977年:柯莫道爾公司宣稱全組合微電腦PET—2001研製成功。
1977年:TRS—80微電腦誕生。
1977年:蘋果--II型微電腦誕生。
1978年:超大型積體電路開始應用。
1978年:磁泡存儲器第二次用於商用電腦。
1978年:英代爾(Intel)公司正式推出八位元的8088中央處理器。
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製成第一台手提式微電腦。
1979年:英代爾(Intel)公司正式推出十六位元的8086中央處理器。
1981年:美國Osborne公司推出第一部手提式 電腦- Osborne1。
1981年:32位元微處理機Intel IAPX 432發表。
1982年:英代爾(Intel)公司正式推出第一個真正十六位元的80286中央處理器。
1982年:微電腦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
1984年:日本電腦產業著手研製「第五代電腦」——具有人工智慧的電腦。
1985年:英代爾(Intel)公司正式推出三十二位元的80386DX中央處理器。
資料節錄來源:無名小站 - zxc123o 's Blog 電腦的歷史發展。
完整內容請至:http://www.wretch.cc/blog/zxc123o&article_id=3188101 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