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以管窺天的日子
文/饒賀凱
年少時,我總愛仰躺在柔軟的草地上,讓微風輕拂臉頰,讓藍天無邊無際地鋪展在瞳孔深處。那時的天空,如一幅洗淨鉛華的畫布,純粹、澄澈,我在心中輕輕地描摹一雙無形的翅膀,幻想自己振翅高飛,掠過天際,飛向無垠的未來。
然而,未來並非想像中的寬廣遼闊。
視網膜病變宛若一隻無聲的手,慢慢縮緊我的視野。我再也無法將整片天空收入眼底,生活中的許多細節,必須藉著擴視機逐格放大。擴視機的螢幕如同一根冰冷的管子,透過管口,一點一滴拼湊世界的樣貌,像是隔著幽微的望遠鏡,追索本就模糊不清的遠方。
有時閱讀文件,文字在切換的畫面間斷裂、錯位,像是被強風吹散的紙張,我慌亂撿拾,卻總有些關鍵詞語散失無蹤;有時核對表格欄位,橫線與直線交錯混淆,於是姓名與數字錯置,訊息偏離了真實。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所能掌握的資訊,總是破碎、零散,像是拼圖少了幾塊關鍵的邊角。我成了一個以管窺天的人,管子的尺寸,決定了我看見世界的大小。然而,我無法放下這根管子,因為沒有它,我將失去僅存的天空。
閉上眼睛,世界便沉入一片深邃的黑暗。黑暗裡什麼都沒有,卻也什麼都有。那裡,有一個未曾探索的領域,靜靜地等著我走入。當我放下逐漸流失的視覺,以心為眼,黑暗的天空裡開始響起細碎的聲音,它們牽引著我,帶領我遨遊另一片無垠之境。我用語音輔具重新撿拾散落的知識,為破碎的世界拼補邊角,重新堆疊起一張完整的詩意之網。
或許,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飛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