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運動傷害防護
文/謝文偉(清華大學體育老師,2009/2010世界盃盲棒隊守備教練)
前陣子盲棒守備教練舉辦運動傷害防護課程,教導球員正確的防護知識,幫助球員在盡情運動之餘,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正確的運動衛生觀念,應是預防勝於治療,延長自我運動生命。不管從事哪一種運動項目,需要具備三項二點觀念,三項是指重視訓練與賽後身體保養、持續訓練肌肉力量、加強身體柔軟度,二點是指使用正確護具與擁有正確復健觀念。
1.運動傷害的項目-運動傷害發生部位根據美國醫學報導指出15%運動傷害發生於腰部與軀幹,如單側下背肌肉拉傷等。27%發生於下肢,如膝蓋軟骨磨損、膝蓋內外側韌帶拉傷、腳後跟肌腱發炎等問題。盲棒運動經常傷害項目:50%以上運動疲勞造成腰部與下肢軀幹受傷,其他部位受傷則為跑壘衝刺造成手指扭挫傷、場地不佳造成腳踝扭挫傷、守備默契不佳造成球員快速位移時碰撞、觀賽者未能在安全觀看範圍造成球員跑壘時與觀看者相互碰撞、投手被打擊出去的球碰撞。
2.運動傷害發生原因:(1)不良運動技巧,例如打擊動作是全身上下協調與平衡的動作。(2)熱身不充足,例如跑壘時發生的腿部肌肉拉傷。(3)受傷部位未完善復健。(4)意外事故,例如場地不平、場地安全維護……等。
3.運動傷害的影響: 運動技巧、體能下降、力量效率減低。
4.預防方式:
(1)運動前充分熱身,使各位肌肉血氧足夠供給運動所需之血液循環效率。
(2)運動後收操與保養。
(3)平時強化肌耐力:腹肌與下背肌肉的協調平衡功能,大腿內外側肌力強度協調性。
(4)平時柔軟度訓練。
(5)運動設備與運動護具選擇。
(6)瞭解自我身體狀況與年齡之所需運動量。
(7)團隊運動的默契練習。
(8)嚴謹執行運動場安全管理規則。
5.肌肉拉傷的原因與預防
(1)肌肉拉傷的原因:肌肉力量不平衡、肌肉柔軟度差、礦物質的缺乏、訓練方式不當或訓練過度、外傷。
(2)肌肉伸展實際動作演練。圖片為謝教練一對一指導全盲視障者瞭解各分解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