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智慧型白手杖
文/張閎霖
照片出處:
http://rollingplanet.net/2014/06/24/ultraschall-device-smartcane-fuer-blinde-menschen-auf-dem-markt/
如一般人所知,導盲手杖的功用是協助視障者,尤其是全盲者獨立行動及測定方向的一項重要輔具,許多人俗稱為「白手杖」。今天所見到的盲杖,其原形是在1945年後由李察.胡佛(Richard Hoover)博士所設計的,所以最初名為胡佛手杖,而白手杖是一種辨識標誌,主要用來提醒明眼人注意到視障者。
視障者藉由手杖的協助可以辨別地面材質的差異、邊緣、樓梯、阻礙或地面不平及引導設施,以防止視障者跌倒、墜落或與障礙物碰撞發生意外等。隨著環境地形複雜與科技的發展,盲用手杖也增添了許多版本與科技元素,如雷射或超音波盲用手杖,透過在手杖把手處內建的距離偵測器,以紅外線或超音波的方式,為視障者胸部及頭部前方來把關,藉由把手的震動來提醒視障者接近障礙物。
印度的輔具科技公司結合視障非營利團體共同研發出一款名為「Smart Cane」的盲用手杖,「Smart Cane」使用超音波科技來提醒視障者潛在性的障礙物並且讓視障者可以自己研擬出一套迴避障礙的策略。如果當前方三公尺遠有突出的石樁障礙物出現時,「Smart Cane」就會開始震動,及時阻止去碰撞。透過高敏銳的感應器,它能偵測的範圍包含膝蓋高度以下的障礙。就像蝙蝠的能力一樣,透過聲音的震動發送去測定其周圍環境的物體。唯一的差別在於發送過程是由超音波來執行,並且會被障礙物反射回來,然後啟動震動系統。震動的密集度將視障礙物的距離而定,越近則密集度越強。至於售價方面,考量到印度本身使用者的經濟狀況,美金50元,折合新台幣約1800塊,相當物美價廉,讓收入較差的視障者也買得起。
在台灣方面,為提高視障者行路安全,也做了許多改善與努力,如台北市府幾年前在全市300處路口設置「有聲號誌」,並提供200支加裝有聲號誌遙控器的導盲手杖予視障人士試用,若成效好,將逐年編列預算發放。
對此,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表示,有聲號誌優先於視障者通行需求量大的路口建置,其次是花博周邊、醫院、小學、交通樞紐、商圈、景點、政府機關等,3年後,可望從目前的92處路口提升至300處路口,占總路口的13%。台北市交工處曾於交通會報上提出有聲號誌建置計畫,並示範新式手杖使用方式。北市有聲號誌採用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家系統,各有優缺點,為減少對附近店家或居家干擾並讓系統整合,交工處著手改良有聲號誌,研發出新款系統,除具有「布穀鳥」(南北向)、「機械鳥」(東西向)和「蟋蟀」(行人專用時相)等3種導引定向聲外,還有音量時段調整、預約自動導引、路口按壓開關、配備感應啟動功能。據媒體報導,這種手杖式感應器估算每支約4500元,交工處今年將提供200支試用,未來可望出現台北街頭。
在此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具備相同功用的產品也相繼問世,如Guided Neck或者是「導盲鞋」,將感應器裝置在鞋子上以警告視障者障礙物。當然,許多新的創意是否對於視障者能夠有真正的助益,尚須要後續的實務測試工作與使用者的回饋來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