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 教育部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教育部
  [登入/註冊]       
:::左側區塊
 主要選單 
* 歷屆考古題專區
* 網站導覽
* 個人書籤
* 近期新書
* 出版社圖書
* 點字教科書
* 書目查詢
* 新聞雜誌區
* 蝙蝠電子報
* 「身」命力電子報
* 推薦與書摘
* 出版快訊
* 行動數位圖書館
* 視障行動學習
* 網路博覽家&APP
* DAISY/有聲書書目
* 統計資料
* 會員專區
* 無障礙全球資訊網
:::中央區塊

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空洞……

文/廖晉儀

「來,給個捧心的POSE,笑……」、「給個K、叉腰、腿長,伸出來多一點……」、「不看鏡頭、甩髮、再一次……假裝看到喜歡的人朝你走來,跳出來……again」……

除了「它」,沒有誰會願意幫灰撲撲的辛蒂蕾拉拍照。「它」是她專屬的攝影師兼模特兒、造型師兼修片師。只要踩著9cm細跟拖、穿著細肩帶露背洋裝出門的那天,「它」就會從自己的肉體裡,釋放出辛蒂蕾拉。

「它」經常在自己應該被分類為「有病的」這件事上,進行過剩的哲學反思。有些病是社會性的,有些是質器性的。社會性的病,比質器性的病更難治癒,前者屬社會偏好的集中值,社會偏好使質器病變導致的身體毀損,難以被消費型社會所接納,傷殘者本具的經濟功能受凍結,便更難負擔整形外科修復的消費。

「它」?對就是「它」,「它」拒絕使用「他」或「她」,因為「它」認為自己不能算是人類。倒也不是「中二病」的幻想,而是「它」的臉上有窪空洞。這窪臉傷總讓它求職困難,以致於「它」的生命週期裡也經常出現空洞,嚴重時空洞會不斷外擴,為了阻止空洞吞噬蝸居的房子,它只好經常在街町間飄移。

空洞擴張的時候,它總一臉蠟黃,邋遢亂髮遮右臉。它相信空洞的擴張與亮度有關,因此總設法在臉上製造陰影,大草帽口罩墨鏡遮陽傘,沿著陰影飄街過巷。在辛蒂蕾拉出現之前,它總將自己偽裝得像空氣、像背景、像桿水泥電線樁,一身灰撲撲的連身裙,分不清是影子或設置物。

在不知第幾次失業的餘夏閒光裡,ZARA季末折扣櫥窗裡的一只人形,朝它扣發靈魂的扳機,釋放出它身體裡的一條生靈。

起初它認為自己的容貌並沒有打扮的本錢,但櫥窗裡佇著一身煙灰藍細肩帶緞面連身裙的人形,彷彿是一切非物質的重力場所在,它的目光被吸住,就像光經過黑洞、流水墮入懸崖、彈珠滑落凹槽。「臉有空洞、性別不明……」它心裡驚呼:「它跟我有一樣的病……至少兩種」——視網膜母細胞瘤、嚴重的性別認同焦慮症。

櫥窗裡的人形,沒嘴、沒眼、沒耳也沒髮,只微聳的鼻梁,一對睫毛一高一低錯綻臉頰上,笑成一對桃花眼。它心裡默讀出一行西班牙語發音:“Joan Miró, Metamorfosis”(米羅的畫作,變身)。

櫥窗裡五官不全的人形,雖一臉空洞,卻彷彿是個有自為意志的自在者。

空洞是一種比質器性疾病更加複雜的惡疾,它是一種視網膜癌,即便遏止癌的擴散,仍會留下容貌空洞的後遺症。這些後遺症會侵蝕思考器官、吞噬人的存在位格。

它半瞇左眼,右手掌遮住右臉,透過眼縫,「假如沒有空洞」的臉與人形的臉疊成少女的摹影——面對這樣的自己,它默想:「櫥窗裡的人形並未受困於形體,沒人嫌它醜怪、五官不全,它的存在就是為了引人目光,但具有更高存在位格的我,卻必須受困於五官不全?」

「你走出來我走進去,數學上1+(-1)=0,影像上我們卻有張新臉,但……」兩個人形像在互問:「你,我的另種人生?或只是命運的寓言。」

再次闔上眼。有雙手幫一個孩子拆下蒙眼的紗布,自那天起,「自卑感」這個生詞彷彿成了那孩子「天生的」人格缺陷;儘管那孩子並不知「自卑」何物。它知道其它孩子害怕它臉上的空洞,它也怕空洞會吞噬其他人,它只和一位沒來由便出現的灰色小女孩童語。

每當它對入格與社會的關係陷入過剩的哲學思考時,喳喳沙沙的鼓譟便在空洞的眼窩裡迴音成像——「欲起歹啊、欲起歹啊,獨眼ē欲起歹囉!緊閃……」——遠隔著青春期光年的黴絲被吹拂起……

人形的性別總依服裝搭配而被指認。它懂這件事,它就是實踐者。它腦袋裡持續著喳喳沙沙的雜訊——The Good, the Bad & the Ugly (黃昏三鏢客主題樂)、「獨眼ē,無起歹都m是荒野金刀啦啦啦」…「伊查某體…苦海獨眼女…」——只有當目光落在人形踩著的那雙跟鞋時,思潮拂動的黴絲才會暫落。

那也不過就是雙普通的細跟拖,只9cm的細跟似乎高了點,倒是那交叉過2 腳背的黑細帶上附著一朵大黑茶花,像極了八腳蜘蛛霸著腳背前端,指與甲因此顯得秀亮了許多。那雙鞋從最低處往上打亮了臉部的空洞,為原本應不具「自為」意志的人形,結織一張誘人的魅網。它深吸一口氣,微調頸部的角度,阻止海馬迴持續有關物的美學分析。擺脫哲學的過剩能指,最好的辦法就是走進店裡,穿上那雙9cm細跟拖與煙灰藍絲感細肩帶洋裝…

提著衣鞋進試穿間,毫無困難地,它換上S號洋裝,蹬上9cm細跟鞋,傾時整個生命拔出了高度,鏡子在發光,光就從自己的腳底亮了起來,甚至,就在踩著那雙跟鞋的瞬間,它的身體與臉也逐漸有了形象。

鏡裡的少女對它說:「我來當模特兒,你手機有藍芽自拍功能吧?」它看著鏡子拉拉胸襟便問:「我該叫妳甚麼?名字…怜小優菜菜佳奈真由美…」

少女將食指擺到唇間處輕搖,「那條MAC口紅有帶出來嗎?」、「嗯…KATE緋色護唇膏可嗎?」「辛蒂蕾拉,叫我辛蒂,灰撲撲的辛蒂蕾拉,偶爾也會有顏色唷…」它用小指輕抹嘴角過剩的胭脂。笑了,它竟然笑了。辛蒂說:「我喜歡你笑的樣子,好久沒笑了你」。

那天,它的藤編包包裡首度收入了一張「轉往應許之身」的護照,那是曠日廢時才從公立醫院精神科取得的「可進行性別變更手術診斷證明」。 然而證明是一回事,實現是另回事。對顏面傷殘者來說,「也許…」是一個含有87%哀愁成分的間投助詞,而非副詞。既然烏有邦不存在,鄉愁就只是一種精神的寄託。

據說健康的人,在夢裡看不見自己,但若長期面臨壓力、抑鬱、或性格極度自卑者,就容易在夢裡遇見自己?

它不曾夢到自己,卻常透過Photoshop視窗端詳辛蒂。若有正常的職業,視窗裡經外科手術調整的影中人,或將過著另一種人生的自己。它懷著外科醫生在手術檯前的專注,幫辛蒂的顱骨、頸子、身形,修得更像個普通女人。它要的其實只是普通。「獨特…」它受夠了,它比誰都知:「社會要的只是“同眾”,離眾相異要背負多少嘲弄的目光與懲罰。」

光的多或少,顱骨的凹與凸,讓「它」成了他人目光中的畸形——「請貴公司改找位五官端正的文案小姐,向我們作提案報告」…「mài按ni啦,lâng斯文氣質ê目鏡妹仔neh」…「五官端正的報告人,很普通的請求,下回見」…

工商服務講究客戶感受與市場偏好,對客戶、對市場,年輕貌美的魔法遠勝過「服務了甚麼」。照電視演、依報紙遣詞的鼓吹,「要個正妹」並不算霸凌,據稱這只是視覺與聽覺服務的CP值競爭。

它從未因那些經歷而變得堅強或怯懦。浮生是無法選擇的,活在一種名為「視網膜母細胞突變」的暴政下,它低調、它默默,每當它以一位普通人的自尊抬頭挺胸,走過名為社會的長廊,便彷彿回到中學時代,少年同儕興致勃勃地列隊迎接這位「独眼男ソ娘」的出場——The Good、the Bad、the Ugly……口哨、旋律、戲鬧、鼓噪呼嗆,此起彼落,一窪空洞退向荒野盡頭獨自沉默成一抹黃昏。

自拍照的空洞,可在Photoshop視窗裡被調整,但容貌偏的見菌絲播散,不屬光學,社會性的偏好,難以藉由明度增減而消除。

它微調一下自己頸子的角度,辛蒂頸子的視角有點粗,應該要再細一點。腰身也是。頷骨與顱骨比例最難調整,photoshop圖檔裡只有0.3釐米的間距,但與社會卻有難以彌合的距離。鏡子裡的辛蒂明明有張鵝蛋臉,數位化後下的頷骨卻略顯方角?辛蒂笑起來很可愛的,鏡子裡是這樣沒錯,數位化後就……它知道、它當然知道,將近300張的數位影像,能見人的,20張不到,它知道、它都知道,它當然對自己的容貌,很有自知之明。

它知道一切都不是夢,它反而更希望這場人生,只是夢。

在該不該堅持自己有病的這件事上,「它」習慣性地進行過剩的哲學反思。

然而,辛蒂蕾拉的時間有限。它知道哲學從不是甚麼保健良藥,哲學的反思、精神醫學、婦科、內分泌醫學都只是短暫的時間魔法,它們並不能讓辛蒂永遠擺脫空洞。只有整形外科,只有透過手術進行顱骨的“photoshop”才能實現它的普通人生;但對顏面傷殘者來說,普通一點也不普通,好多錢哪……

「空洞」是一種社會性疾病、一種畸形、傷殘,辛蒂只能活在自拍的鏡頭下、photoshop 的修圖視窗裡。香味四溢的「男ソ娘」被捧為社會之寶、受網民歡迎的福利品,但臉上擴張著空洞陰影的辛蒂…是怪物,哪個圈子都排拒它。它連普通都不是,五官不全,眼窩一片坍塌的空洞……能填滿空洞的只有「自費負擔的」整形手術。

成為一個被社會接受的普通人,難道不是一種「社會的健康狀態」,讓顏面傷殘者有公平的機會就職謀生,難道不是整體人口健康的一環?

說自己不怕別人的目光,不怕別人戳穿甚麼…不,沒那麼瀟灑,心是肉作的,會痛。又有人說,神若關了你的一扇窗,必為你開啟另一道光?不,沒那麼神。當上帝關掉左邊的光,也會連右邊的燈也一起捻熄……

「我們一起吧!如果怎樣也無法擺脫空洞,我們從空洞裡出來,昨天的雨、今天的太陽、他人作嘔的目光、市區裡的髒汙小弄,到處幫我拍幾張……」

「妳笑起來真好看,但我笑不出來,我來拍,妳來當我的模特兒。」 它知道,這就是遭遇、就是經歷、就是煎熬、就是活著……就算能吐絲結繭,經歷變態,但生命變成另一種型態後,仍是另一道遭遇、經歷、煎熬……現實與活著是同一件事,毛毛蟲化蝶後就能擁有幸福的現實?或難道存在某種更友善於蝶的現實?

備註:本文為2024年文薈獎「大專社會組」第一名作品,由文化部及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提供,並獲主辦單位同意刊登。


本系統由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維護 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信
資源中心電話:(02)7730-0606, 傳真:(02)8631-9073, 地址: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商館B125室
捐款劃撥帳號:17137650 淡江大學募款委員會 (請註明:視障資源中心視障系統研發專用)
本網站通過第一、第二及第三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